N海都全媒体记者 曾炳光
LNG从零下162度液态升温气化;
华阳电业后石电厂7台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转每小时蒸汽蒸发量高达1.4万吨。
这一冷一热,能为地方经济带来什么?
11月22日,漳州市“创新创业·惠企利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龙海专场)在漳州宾馆举行,向各级媒体介绍龙海区“零碳”产业园的有关情况。
如何玩转一冷一热两大“法宝”, 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来看龙海智慧。
“冷”来自于漳州LNG接收站,它是国家管网集团在我省建设的首座LNG接收站点,每年LNG总规模600万吨,蕴含的冷能相当于14亿度电。LNG从零下162度的液态升温气化,按常规工艺,将使大量冷能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如果通过交换中心回收利用,将会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漳州LNG首船“运气”到龙海(方勇顺 摄)
“热”来自于华阳电业后石电厂,它是我省最大燃煤火力发电厂,共有7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满负荷运转每小时蒸汽蒸发量高达1.4万吨。
位于龙海区零碳产业园内的后石电厂航拍图(李颖 摄)
发布会上,龙海区区长陈艺章介绍,龙海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九龙江出海口,是漳州市的中心城区,与特区厦门同处一个海湾,“通江达海、融漳接厦”的优势明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和漳州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要求,近年来,龙海区委、区政府着手规划建设“零碳”产业园。“零碳”产业园的建设对龙海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意义。
“零碳”产业园规划建设的初衷和目标,是基于以上冷热两大法宝,通过冷能交换中心建设,实现LNG气化冷能回收利用,开展热电联产改造和集中供热系统建设,实现电厂发电余热高效利用,构建冷热气电综合能源供应体系,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赋能产业发展,形成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漳州市龙海区“零碳”产业园规划图
海都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龙海区围绕“绿色能源+产业集成”,全力将“零碳”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冷热气电联供示范基地、冷能特色产业集聚区、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形成“一廊一核四区”的空间布局。长短相济,高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短期建设和长期发展相结合,围绕“粮头食链”产业链条延伸,加快150万吨冷库建设步伐,为漳州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打造全国优质粮油食品供应周转基地和集散中心。
在新闻发布会的问答环节中,福建龙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龙海区发展和改革局等单位主要领导就什么是“零碳”产业园、园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零碳”产业园建成后将带来哪些效益等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编辑:戴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