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养东 通讯员 李志英
让“农田”变“良田”。今年以来,莆田涵江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质量不达标、资金被挤占挪用等突出问题,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多方检查整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涵江区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士介绍,他们联合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属地乡镇人民政府,多次进行现场检查,有力督促并整治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项目。根据涵江区农业农村局最新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涵江区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4371亩,其中2024年已完成2000亩。
今年10月,在涵江区白塘镇镇江等5个村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督检查中,发现了诸如4条已建田间道路共计800多米路面砼强度不达标、部分路面断裂、伸缩缝未填充以及施工进度严重滞后等问题。
涵江区白塘镇的“三八片”高标准农田
对此,涵江区农业农村局和白塘镇政府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整改,并充分利用冬春关键时期,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实现整改与新建项目的同步推进,确保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并见效,逐步构建起“农田连片、道路互通、沟渠相连、质量过硬”的高标准“良田”。目前,上述发现的问题都已得到有效解决。
白塘镇高标准农田,种植花椰菜、蚕豆等秋冬季时令蔬菜,丰收在望
此外,涵江区农业农村局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通过常态化的工程质量抽查,强化项目招投标、施工和监理管理,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违法分包等行为。同时,进一步规范工程验收制度、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严把验收关。
为了保障农田设施的持续良好运行,区农业农村局还鼓励各乡镇多渠道筹措建后管护资金,创新管护模式,并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参与建设、监督和管护工作,共同为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守护群众的“粮袋子”贡献力量。
编辑:魏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