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闽 > 新闻详情

金融“料”助力海带“鲜”

2024-09-18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记者 林养东 通讯员 彭力威


海浪轻拂着莆田南日岛的礁石,在8海里外的深海中,一片片深绿如绸的海带随波轻舞。作为冷水性的大型经济藻类,海带自然分布于山东半岛地区和大连沿海地区,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海带南移养殖关键技术的攻克,“海带不过长江”的禁忌终于被打破,自此,碧波荡漾的福建海域也成为海带的乐土。


海带味里的新科技


“我从小就是闻着海带味长大的,南日岛水深潮急,海水含盐量很高,十分适宜海带种植。”出生于南日岛石盘村的小林,受全村浓郁海带种植氛围的熏陶,年纪轻轻的他在2014年开办了海带加工厂,专门从事海带初加工。“海带晾晒很重要,只有脱去多余水分,才能更好地储存和运输。”过去,小林和岛上其他的海带养殖户一样,依赖着天气预报来安排收割时间,每遇晴朗日子,他就会带领十余名工人在破晓时分下海抢收,并用沙滩晾晒的方式进行海带翻晒。


“过去干制海带需要等待连续多日的大晴天,一旦天公不作美,海带就会出现发硬等情况,不仅如此,沙滩晾晒还会让海带泥沙等杂质含量多,品质受到极大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成品海带处理模式,解决海带烘干靠天吃饭的问题,小林计划引进一条海带烘干加工生产线,但资金问题却是眼下绕不过去的槛。上岛收购海带的经销商老陆给小林支了个招,“你可以找建行贷款,门槛低、额度高、审批速度还快。”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小林拨打了建设银行莆田分行的业务咨询热线,“没想到,第二天建行客户经理就坐着南日岛首班轮渡进岛了,麻利地收集了整套材料,又热情地告知我相关注意事项后便离开了。”提起这非同一般的“建行速度”,小林忍不住地夸赞到。


两周后,60万元的贷款资金顺利审批落地,很快,海带烘干加工生产线也在小林的厂房内顺利投产,“经过净化、软化、熟化、脱水、干燥、盐渍等一系列流程处理后的海带,不仅品质更加稳定,而且还大大节约了海带晾晒的人工成本。”谈起工厂未来的发展,小林满怀希望。


冉冉升起的“红太阳”


“1998年,全国第一包即食海带就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未来,我们也要立志成为即食海带的领跑者!”对于未来发展,福建省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信心满满。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即食海带生产基地,红太阳已覆盖全国80%以上的休闲食品海带代工业务,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抢占市场份额,拟推进“国圣食品产业园区厂房迁建项目(一期)”。



2022年,全新的厂房拔地而起,3条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在此落户,同时还增配了海带结多头称装封口机、巴氏杀菌线、海带自动装填机、海带切条机等设备。随着项目的投产,红太阳每年可生产超过1万吨的即食海带产品。严国圣虽欣喜于当前的快速发展势头,但却对即将到期的固定资产贷款头疼不已。


恰逢莆田分行正积极推进“百名书记走千访万”活动,各机构、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持续落实“四下基层”,主动走入园区、积极问需于企。得知红太阳因厂房迁建和订单激增导致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后,客户经理立即行动起来,与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进行了多次磋商,根据公司的销售资金回款特点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在短短两个月内,累计为红太阳提供贷款支持超9000万元,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还款压力。


一辆辆载满盐渍海带的货车在厂区来回穿梭,一捆捆海带在先进的生产线上经历着从原料到成品的华丽蜕变。在建行坚实有力的支持下,公司的发展正如名字里的“红太阳”三个字,充满了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