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显示余额为零的存折,一位焦急无助的耄耋老人,背后是相濡以沫却天人永隔的深情。当87岁的张爷爷(化名)步履蹒跚地走进中国工商银行漳州芗城支行(以下简称“芗城支行”),颤抖着双手递上已故老伴的存折和银行卡,一句“老伴存的养老钱,怎么没了?”道尽了心酸与迷茫。于是,一场关乎信任与温度的金融守护,就此展开。
那是一个普通的营业日,芗城支行大厅里,张爷爷焦急的身影和泛红的眼眶格外引人注意。他紧握着老伴留下的定期存折和银行卡,声音哽咽:“她走得急,这些是她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啊…怎么一查,钱都没了?”账户余额显示为零,如同一盆冷水浇在老人心上,手足无措的他只能将无助的目光投向银行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见状,立刻放下手头工作,轻声安抚老人情绪。原来张爷爷的老伴在其娘家去世,后事由娘家人操办,老人本人并未持有老伴的死亡证明。正是这份关键材料的缺失,让支行暂时无法直接查询账户历史明细。
“爷爷,您别急,也别怕。”工作人员俯身倾听,“因为缺少必要的材料,我们暂时查不了明细。但您放心,我们帮您想办法。您先去公证处办理一份相关的继承权公证,把所有需要的材料备齐,拿着公证文件回来,我们就能帮您处理后续所有业务了!”面对陌生的公证流程,老人面露茫然。工作人员拿出纸笔罗列了所需材料清单和办理地点,事无巨细讲解了流程,“都写在这张纸上,您收好。等您准备好了,随时来找我们,一定优先给您办!”
这份详尽的指引和温暖的承诺,如同给老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几天后,张爷爷带着齐全的公证材料,再次踏进芗城支行的大门。网点负责人第一时间启动“特殊客户绿色通道”服务预案。专人引导、VIP窗口优先办理,全程无缝衔接,高效而流畅。在系统精准查询下,真相水落石出。工作人员调出详尽的交易流水,一笔笔指给老人看,耐心解释:“爷爷您看,您手上这本存折的钱,您老伴之前已经取出来了。她把钱都合并存到了另一本新开的定期一本通里了。现在这本是空的,新存折可能不小心遗失了。钱一直都在,没丢!”迷雾散去,老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工作人员随即高效协助老人完成了后续的取款手续。
“谢谢!太谢谢你们了!”办妥业务,张爷爷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这一把年纪,腿脚又不便,真怕来回折腾。没想到工行服务这么好,这么贴心!你们不仅帮我找回了‘丢失’的存款,这个‘绿色通道’更让我这老头子少走了冤枉路,省了多少心啊!”老人连连称赞,芗城支行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发自内心的关怀,让他如沐春风,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金融业的今天,芗城支行用行动深刻诠释:科技赋能之下,“人”的服务温度从未褪色,对老年群体等特殊客户的关爱更应落在实处。从初遇时的耐心安抚、专业指引,到材料齐备后的“绿色通道”迅捷响应、高效办理,再到对账户历史的清晰解读与后续服务的无缝衔接,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捕捉了老年客户的真实困境与需求,每一步服务都浸润着“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的真诚。这背后,是工行员工深厚的专业功底,更是根植于心的服务初心与尊老情怀。
未来,工行漳州芗城支行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让每一次服务都成为传递金融温度、守护百姓信赖的桥梁,在八闽大地上书写更有深度、更有速度、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新篇章。(高林欣、邱丽红)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