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梦宁 综合整理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报告。随着疫情结束以及购房政策不断放宽,销售端指标改善明显,1-2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0.6%,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3.5%,这是自去年以来首次累计同比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信心逐步回升,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7%,开发投资增速结束累计同比持续21个月降幅扩大的局面。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主要是由于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去年一些头部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出现了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住房交付困难的问题。对此,中央高度重视,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出台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积极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同时,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总体上保障了基本民生需求。去年保交楼政策对民生保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年来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随着经济转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销售降幅明显收窄。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开工投资方面也在改善。总的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处在调整阶段,后期随着整体经济逐步改善,市场预期转好,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事实上,业内人士认为,市场修复由多方面原因带动,去年以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政策举措有力地保障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资也得到了改善,各地因城施策调整优化政策降低了购房成本,提高了消费者信心。
不过,1-2月份市场的复苏是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补偿性释放,这其中大量的交易是改善性换房需求,短时交易量比较高并不意味着市场进入了快速升温阶段。市场的各项前瞻性预期指标尽管有恢复,但并没有一下子进入较热的位置,价格变动也相对平稳。此外,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仍在增加,去化压力仍较大,同时房企融资和拿地信心虽有边际改善,但尚未完全恢复。随着这波积压的需求快速释放,预计3月市场修复势头较2月有所放缓,但这也并不代表市场“熄火”,而是在向交易中枢修复过程中的正常振荡。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