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梦宁 综合整理
日前,山东、安徽、河南、四川四省明确了现房销售试点。2月7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今年将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逐步提高预售门槛,以郑州、开封为试点,积极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
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商品房现售试点,积极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同日,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安徽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透露,2023年安徽将因地制宜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而在此前的1月31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也提出,逐步提高预售门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业内人士分析,曾经的房地产黄金时代,商品房预售制能够快速回笼资金,快周转模式对行业加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新的周期,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保交楼、防风险成为工作重点,现房销售试点也被多地提上议事日程。
此番各地试点现房销售,源起于1月17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实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正是在此后的近一个月内,山东、安徽、河南、四川四省明确了现房试点。
房企人士表示,现房销售被视为是新的房地产调控思路,能够有效减少购房者担忧,但这一模式会进一步加大开发商资金压力,“尤其会对目前存在大量未开工、在建但尚未竣工交付的楼盘产生一定影响。在现售制度下必须要求政府在地价上让利,以降低开发成本,进而稳定房价预期。”
此前对于预售制的改革,更多是从鼓励及自愿的角度出发;今年则跳出了鼓励和自愿的范畴,反映出对现房销售推进的力度有所加大,相关领域改革的节奏明显加快。
短期来看,为实现“保交楼”,预计预售资金监管及预售政策或将保持严格状态,政策也将更加规范,各地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和预售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预期稳定。预计后续各地在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中都会提及现房销售试点工作,从点状式试点逐渐演变为组团式的发展模式,尤其是一些重点省会城市会加入到试点大军中。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