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声琳
闽山叠翠,闽水含章。22日,记者获悉,福建公安机关深耕新型生态警务,以“协同+数智+共治”三维发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全省森林覆盖率连续46年保持全国第一,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列。
数智赋能提升防控效能
清晨6时,福建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武夷山国家公园分局民警王赓进已踏着湿滑苔径巡护,他布设的红外监测仪实时传回白鹇活动画面,巡护终端精准呈现生态数据。这一场景是福建公安科技护生态的缩影。厦门市公安局五缘湾生态警务工作站民警林敏旭通过无人机喊话,及时制止男子用弹弓打鸟,生态警务工作站在此构建的“空中无人机巡查、地面徒步巡防、水域动态管控、云端智能预警”立体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
全省公安机关创新“无人机+定点红外+全量监测”体系,沿山脉、靠水域布建感知设备,汇聚60类数据资源搭建实战模型。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1+2”数字生态警务中心精准捕捉非法捕捞行为,连夜抓获21名嫌疑人,查扣非法捕捞花蛤80吨。目前全省已建成538个生态警务站、1345支网格化巡逻队,78个数智生态警务中心实体化运行。2025年以来,全省涉林违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37%,科技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机制创新让联动更高效
“有人拉网捕鸟!”龙岩市永定区护林员发现情况后,通过“林长+警长”机制通报龙岩市公安局永定分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不到24小时便抓获嫌疑人、解救候鸟。“一场一警一网格”模式实现涉林要素精细管控,这一机制在武平梁野山、长汀汀江源等核心区域深化推广。清流县公安局更创新“11653”机制,以“一林一警”“六部门联动”“五警种联勤”“公检法联席会商”破解“九龙治水”难题,2025年,已召开26次案件会商,办结14只野生棘胸蛙猎捕案。
在此基础上,福建公安牵头联合生态环境、林业、检法等17家单位组建生态保护联盟,2024年以来开展跨部门联合巡护1.2万次,整改栖息地隐患1万多条。石狮市公安局创新“候鸟食堂”生态补偿机制,租赁农户稻田供候鸟觅食,同步修复矿山构筑1200余个鸟巢,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
警民同心筑牢生态防线
“鸟儿吃饱,我们增收”,石狮农户林器铜从“驱鸟人”变为“护鸟员”的转变,是全民护生态的生动写照。福建公安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为契机,打造多元化宣教载体,开展观鸟嘉年华等特色活动。三明公安将宣教阵地设在迁徙通道驿站,让途经候鸟成为流动的科普教材;宁德公安创新“警园联动”模式,把护鸟知识带入幼儿课堂;平潭公安利用渔船LED屏向渔民精准推送保护法规。“守护飞羽精灵”主题宣传月通过“报网视端微”全媒体矩阵全覆盖,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城乡肌理,推动形成“人人愿护、人人会护”的良好氛围。

清流县公安局生态义警队正在开展安全巡查 三明公安供图
生态护航驱动发展提质
福建公安将生态守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泉州市公安局围头海防派出所“定人联船”机制,在台风来临前确保渔船安全回港,为鲍鱼养殖等海洋支柱产业筑牢安全屏障。福鼎公安构建“生态警务+产业护航”模式,精细化守护32万亩生态茶园,助力年产值155亿元的白茶产业提质增效。全省公安机关统筹设立245个警企联络点,针对性制定武夷岩茶等特色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名录,依法严厉打击破坏产业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以扎实警务举措为生态“高颜值”转化为发展“加速度”保驾护航。
编辑:陈悦瑶
审核:林洪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