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何丹莹 江端/文
记者 俞兴鑫/图 学校供图
“咔嚓”一声拍完照,转身喝口水的间隙就能拿到照片;机器人跟着拎行李,不用自己扛着箱子跑;报到还能收到印着院徽的POLO衫、甜滋滋的“华园龙眼”……9月6日至7日,福建多所高校陆续开启迎新模式,各校纷纷亮出大招,把开学变成了一场热闹又贴心的“青春见面会”。
福建农林大学:
拍照“秒到手”
花果礼包中蕴藏着专业浪漫
9月6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仓山校区的迎新墙前围满了人——新生们摆着姿势拍照,身后校青年通讯社的同学忙着操作打印机,3到5分钟就能把照片递到新生手里。“第一次采用‘现拍现打’,就是想给大家留个开学纪念。”负责拍照的同学说,一上午就有上百人次来体验,都夸“方便又有仪式感”。
新生入学照片“秒到手”
动物科学学院的兽医学硕士新生小林拿着照片说:“我本科就在农大读,感觉学校越来越好了,像回了‘第二个家’。”
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菌草与生态学院展出的鹿角灵芝和菌草平菇
在迎新现场,各学院的“入学礼”也花足了心思。资源与环境学院给全体新生备了“三件套”:印着院徽的POLO衫,“以后参加院活动能一眼找到‘自己人’”;带“河小禹”标志的笔记本和笔,上课记笔记正合适;还有印着公众号二维码的卡套,“再也不怕校园卡弄丢了”。
最有“氛围感”的要数园艺学院:迎新帐篷挂满鲜果和鲜花,给新生的花束里藏着“果茶菜花”,连礼物都是种子盆栽、花卉金属书签和茶叶礼包。“刚报到就感受到学园艺的浪漫,太喜欢了!”新生小周抱着盆栽舍不得放下。
园艺学院的入学礼包
福州大学:
机器人当“搬运工”
一碗鱼丸暖心
福州大学铜盘校区的迎新现场,一款由学生团队研发的“工程机器人”成了“明星”——它紧随新生脚步,专门负责搬运沉重行李箱,引得不少人掏出手机拍照记录。“考虑到新生行李重,我们在机器人后方绑了小推车,一次能装一百斤的行李。”参与研发的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刘均豪介绍。
福州大学学长学姐在给新生答疑
“同学,来碗福州鱼丸!”在铜盘校区京元餐厅的窗口前,食堂阿姨正将煮好的鱼丸舀进碗里。“9月6日至7日,到铜盘校区京元餐厅、兴安餐厅用餐的新生和家长,都能免费领到一份福州特色鱼丸。”校方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学校特意为新生及家长准备的“开学第一份暖心补给”,希望能够缓解他们沿途的疲惫。
福大食堂为新生和家长准备了免费的鱼丸
“Q弹多汁,味道很不错。”来自安徽的王女士尝过鱼丸后笑着说,这一口鲜让她瞬间感受到了福州的亲切感。
华侨大学:
中外新生齐聚华园
1500斤龙眼免费发放
华侨大学的迎新现场,满眼都是“国际范”。报到当天,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新生跟着家长来报到,脸上满是好奇。华文学院的泰国姑娘王丽婷一进校园就夸:“到处是绿色,比想象中还好看!”
华侨大学中外新生合照
此外,校内各学院的“见面礼”创意十足。从特色横幅到花式打卡墙,各学院别出心裁、精心布置,为新生们送上“见面礼”。当天,工学院展出高精度机械臂、QAV250无人机等创新作品,文学院设置“文脉盲盒”经典典籍节选,新生拆盒品书香,传递文字底蕴;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为让新生更快融入闽南文化,还开展闽南特色博饼活动……
此外,当天过生日的新生,还收到了来自学院特别准备的蛋糕;后勤处还在9月3日至4日从泉州校区运来1500余斤自产龙眼,在学院各迎新点免费发放。
华侨大学为当天过生日的新生准备了蛋糕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5900余名新生报到,手续“闪电办”
9月7日一早,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校门口就排起了迎新长队。据了解,7日至8日两天,将有5900余名新生从各地会聚而来。
“刚下车就有学长接过行李箱,带着我办手续,几分钟就全搞定了!”新生小郑笑着说,全程不用“来回跑、到处问”,体验特别顺畅。这背后,是由在校学生组成的“全能志愿服务天团”在保驾护航。校方工作人员介绍,志愿者团队全天候在岗,从报到引导、手续办理到校园参观,提供全程“一站式”衔接服务,让新生入学流程高效又省心。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展出的机器狗
据悉,今年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高效便捷”为核心,除了组建一站式志愿服务队伍,为新生提供“点对点”精准指引外,还从入学手续办理到校园各区域导航上进行全程的答疑解惑,真正实现注册“0障碍”,助力新生轻松开启大学生活。
编辑:潘泽彦
审核: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