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吴诗榕 通讯员 张盈盈 文/图
吴启树参加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日前,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福建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吴启树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受邀参会,并在现场介绍了由他牵头研发的“福建OTS”算法。这一算法在降雨、气温和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方面实现了怎样的突破?又有哪些优势?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明天下午三点,各个场馆会不会下雨?”2015年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前,这个问题难住了吴启树和他的团队。面对这道迫切的“考题”,吴启树团队开始了技术攻关。“就像要从水墨画变成工笔画,我们需要画出每一笔细节。”通过“白加黑”的加班模式,不断调试代码和检验评估,就这样,“福建OTS算法”诞生了。“简单说,就是让预报更‘靠谱’的算法。”青运会期间,这个刚刚诞生的算法大显身手,气温和晴雨预报准确率均超过90%。
“天气预报最难的,就是这种‘爆米花难题’。”吴启树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我们知道一锅玉米加热后肯定会爆,但哪几颗先爆、往哪个方向爆,却充满随机性。”他进一步解释:“比如预报福建某日午后有雷阵雨,这种天气的发生就像爆米花‘开花’——我们能确定会有部分或局部区域出现降雨,但具体落在哪个区域、会向哪个方向移动,传统预报方法很难精准捕捉。而OTS算法的价值,正在于最大限度提升对这类‘随机性’天气的预测能力。”
算法演进过程中,吴启树团队创建了最优OTS评分降水预报算法、降水分级最优化权重多模式集成技术、暴雨落区预报算法、风暴追踪算法等系列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暴雨强度、位置和形态的预报准确率。在2021年第二届和2023年第三届的全国智能天气预报竞赛中,福建气温预报成绩均排名全国第一,获评一等奖。
“天气预报准确率终究难以达到100%,我们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去减少每一分误差。”吴启树坦言。
编辑:李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