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州 > 新闻详情

夏季蚊虫来袭!使用电蚊香液需警惕→

2024-06-13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涓 文/图


随着夏天的到来,不少人家里已经用上了蚊帐、蚊香、驱蚊液等防蚊“十八般武艺”。记者走访商超了解到,蚊香液的销售情况更为走俏,其中各类宣称“母婴可用”的蚊香液备受市民青睐。不过,近日一则“浙江1岁孩子误服蚊香液丧命”的新闻令人痛惜之余,也令人对使用蚊香液产生了一定担忧。那么蚊香液是否具有毒性?应该如何选择蚊香液?如何正确使用蚊香液?记者进行了了解。


走访:

“母婴专用”蚊香液受消费者青睐


1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晋安区的一家连锁超市内了解情况。走入超市二楼,便看见“驱蚊专区”的货架上摆满了各色驱蚊产品,其中蚊香液占据了货架大部分位置。记者注意到,各品牌的蚊香液外包装上均会标明氯氟醚菊酯含量或四氟甲醚菊酯含量,其中标明四氟甲醚菊酯含量的蚊香液外包装上大多还会宣传“更适合母婴家庭使用”。例如,一款名为“榄菊”的蚊香液外包装上标明氯氟醚菊酯含量为1.2%,另一款名为“金鹿儿宝乐”的蚊香液标明四氟甲醚菊酯含量为0.62%。


晋安区的一家连锁超市内,货架上的各色驱蚊产品


一款名为“榄菊”的蚊香液外包装上标明氯氟醚菊酯含量为1.2%


记者查询了解到,四氟甲醚菊酯与氯氟醚菊酯均是一种新型菊酯类农药,是广泛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相同浓度下,四氟甲醚菊酯比氯氟醚菊酯的毒性略小。


“适合母婴用的蚊香液卖得会更好些。”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来咨询与购买适合母婴使用的蚊香液的顾客会更多,“现在更多人家里都是用蚊香液,顾客看着是母婴可使用的蚊香液,用着心里也更踏实”。不过还是有部分顾客选择购买普通蚊香液或者家庭装的功能性蚊香,认为其驱蚊功效更强劲。


专家:蚊香都具有毒性

使用时需良好通风


蚊香液成为市民家中的必备用品的同时,近日一则浙江1岁孩子误服一口蚊香液(约10毫升),抢救未果丧命的新闻也令不少市民关注起了蚊香液的毒性。


蚊香液的毒性真的有这么强吗?福建理工大学郭涛教授介绍,液体蚊香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作拟除虫菊酯类的化学物质,此外液体蚊香还会加入一些氯仿、苯、乙醚等作为溶剂。菊酯作为蚊香液的核心成分,其实是一类能够有效杀死蚊蝇的农药,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


“浙江1岁孩子误服蚊香液丧命的原因主要是药物的摄入剂量出现问题。”郭教授表示,一般来说,蚊香液气化之后扩散到空气中,由于剂量较少,危害较少,可以经过人体的代谢排出体外,对于除婴儿、孕妇和老人之外的普通人群来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一旦是液体状态被误入消化道后,药物被吸收的剂量就很大,危险就急剧增加。


不过与传统蚊香相比,电蚊香液的毒性弱些。“这主要是蚊香片燃烧的烟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超细微粒烟尘、多环芳香烃、羰基化合物和苯,如果蚊香燃烧不充分,剩下的部分变成固体的超细颗粒,那么长期使用就容易危害到人体的健康。”郭教授解释道,不过,无论是传统蚊香还是电蚊香液都含有菊酯,使用时都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


提醒:

购买蚊香液应看浓度

有小孩要选用低剂量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蚊香液呢?郭教授表示,首先,一定要挑选注明与有农药登记证号和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号的驱蚊产品。这种驱蚊产品效果和安全性比较有保障。其次,购蚊香液还应注意查看有效驱蚊成分(目前四氟甲醚菊酯和氯氟醚菊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浓度,浓度在0.6%~1.24%属于安全范围。


家里有小朋友的建议选择有效成分含量为0.6%的,驱蚊效果更温和;如果是纯大人使用,建议选择0.8%~1.2%的,驱蚊效果会更好。相比于氯氟醚菊酯,使用四氟甲醚菊酯的液体蚊香毒性更小,更适合孕婴使用。


关于如何正确使用电蚊香液,郭教授也支了招。首先,不要把电蚊香液插在床头,最好插在房间的其他插座上。其次,电蚊香液一般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才会让房间里完全充满气味,所以,最好提前插好电蚊香液再睡觉。此外,电蚊香液要尽量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以防止小孩误食。



编辑:小严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