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州 > 新闻详情

福州文庙排水防涝升级,圣庙路“颜值”飙升!

2025-10-03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蔡怡晴/文 记者 毛朝青/图

作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地标之一,文庙承载着城市重要的文化记忆。当前,文庙修缮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文庙周边街区综合整治工程也取得阶段性成果。2日,记者从建设单位福州城投集团所属市城乡建总获悉,文庙排水防涝能力提升改造已全面完工,重新铺装仿古石板的圣庙路已在假期开放通行,进一步提升了街区品质。​

圣庙路全长240米,地处福州八一七路与法海路之间,是片区路网的关键节点。圣庙路不仅是福涧新村等4个周边小区居民日常出行的道路,还是附近中小学师生的通行要道,同时承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救车辆的通行功能。


10月2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道路已告别以往的沥青路面,换上了约20厘米厚的仿古石板,盲道等配套设施也同步完善,有效解决了原有路面因使用年限较长出现的坑洼破损等问题。此外,改造后的圣庙路仍保留机动车单向通行功能。​


改造后的圣庙路


“过去行道树榕树的树根会拱起路面,影响行人通行安全。”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为每株榕树定制了专属树池,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

据了解,此次文庙周边街区整治提升按照“打通一条道、融合文庙前广场、提升街巷景观、防洪排涝能力”的总体思路进行,让文庙及周边街区“颜值”与“实力”并存。


改造后的圣庙路


在“打通一条道、融合文庙前广场”上,当前文庙主体与文庙前广场因圣庙路车流密集而被迫“分割阻断”联系,因此二者的融合是重点任务之一。同时,项目计划为目前通行文庙门前圣庙路的机动车辆,在文庙前广场“万仞宫墙”后侧开辟一条8米宽单向两车道机动车辆绕行通道,供八一七路往协和医院方向的机动车绕行,届时这段约70米长的圣庙路将调整为人非混行区域,实现文庙主体与文庙前广场的融合。

在提升街巷景观上,采用石板铺装的圣庙路将与文庙及周边景观形成统一协调风格。同时,项目还将结合文庙规制,强化“官员下马”碑、庙前广场等节点打造,增设相关文化装置,使街区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目前,“打通一条道、融合文庙前广场”和“提升街巷景观”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在防洪排涝能力提升方面,此前文庙防洪排涝能力不足,加之八一七路、圣庙路和文庙之间存在地势差,文庙处于最低洼地带,遭遇持续性强降雨时,文庙经常出现积水无法及时排出的情况。此次改造采用“内外兼修”的思路,按“一用一备”形式在文庙的收水井布设排水泵,同时铺设应急排水压力管道,并对周边路网的市政排水支管进行改造。一旦出现积水难题,文庙可通过排水泵强排,切实保障这一文化地标的安全。目前,该部分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



编辑:潘泽彦

审核:赵杨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推荐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