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马俊杰 文/图
通讯员 曾艳兰 成俊
随着高铁线路的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动车、高铁出行。峰福铁路的普速列车大部分改经昌福、合福等快速铁路线上运行,峰福线客运列车对数大幅减少。
为了更好地适应铁路改革发展,峰福线一些沿线“小站”撤销关站,洋丹仔站便是其中之一。近日,位于峰福线上,建站36年的洋丹仔站完成了它的使命,停办业务,顺利关站,6位职工在陪伴“小站”最后一班岗后,也各自奔赴新的岗位。
一列动车组从洋丹仔站上方的合福线经过,“小站”也在铁路高速发展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36年小站不负使命 “老铁”们见证铁路发展
洋丹仔站,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站在站台上向西南可俯瞰闽江,在东北方向不远处便是合福高铁线,是峰福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洋丹仔站1987年2月27日开通运营,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铁)福州车务段最北端的五等小站,属于《铁路车站等级核定办法》中主要办理列车会让、越行的会让站与越行站。
11月20日0时39分,值班员陈官平正在执行洋丹仔站最后一趟列车联控
“电力42539次,2道通过。”11月20日0时39分,在南铁福州车务段洋丹仔站车站值班室内,值班员陈官平正在执行洋丹仔站最后一趟列车联控。只见他紧盯行车控制台上的列车进路,口中对关键信息进行复述。站在陈官平身后的站长周维华在复述之后,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洋丹仔站关闭。”言毕,周维华走出行车室,站在站台上迎送着洋丹仔站最后一趟列车。
望着即将运走的办公设备,站长周维华轻拍着副站长吴志坚的肩膀,难舍之情不言而喻
送走最后一趟列车,周维华将告别旧车站,踏上新岗位
作为洋丹仔站最后一任站长,周维华在这里已经待了8个年头。周维华在桑树下,一边摩挲着桑叶,一边告诉记者:“四十多年了,一直在这条铁路上打转。车站一共6名职工,都爱吃桑葚,我就种下了这棵桑树。”
站长周维华收拾好站内设备,贴上封条
洋丹仔站有6名职工,分两个班组。熊岐平年纪最大,还有7个月退休。他说:“没想到会突然撤站,一下子感觉没有主心骨了,心里不得劲。”他还和站长周维华约定,两人退休后一起游览祖国北方的“天涯海角”——漠河。
“车站原来水管经常故障,车站值班员陈官平懂一些水电知识,就经常跑到山坡上维修水管,解决了我们的难题。小站地处偏远,车站的零小维修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动手。车站的伙食烹饪、保洁卫生也都是大家伙自己干,就像对待家一样。”洋丹仔站副站长吴志坚指着远处接屋子的水管,眼中满是不舍。这是吴志坚见证峰福线上停办业务的第三个车站。随着时代发展,“小站”的职能逐渐弱化,如今洋丹仔站也成为老铁路人记忆中的珍藏。
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又马不停蹄赴新程
干过扳道员、助力值班员、车站值班员的副站长吴志坚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很热闹啊!原来峰福线上每天跑80多趟车,现在只有30多趟了。”吴志坚一边说着,一边把打包好的行李放进一个印着“铁中”字样的箱子。“这是上学时候留下来的,跟着我在这条铁路线上跑来跑去。”他拍着木箱子说。
副站长吴志坚正在收拾东西
“老熊还想去高铁站工作,我们每天都在站台上看着复兴号驶过,也想去高铁站站好最后一班岗。”站长周维华说,“安全就是最大的好事,平时我们加强岗位值守,严格标准作业,就是为每趟列车安全正点通过保驾护航。”截至2023年11月20日,洋丹仔站实现运输安全10552天,也是这一天,洋丹仔站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
洋丹仔站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临闽江而设,撤销关站前属五等站
洋丹仔站关站后,周维华和同事们各自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熊岐平去了合福高铁上的闽清北站,杨海荣去了衢宁铁路松溪站,周维华和其他老伙计依然坚守在峰福铁路线上的各个“小站”,踏上新的岗位。
据了解,目前福州车务段管内还在运营的有江坂站、闽侯站、白沙镇站、闽清站、大目埕站、古田站、水口站、樟湖板站、下过溪站、葫芦山站、安济站、大箬站、浦后站、透堡站共14个“小站”。
编辑:肖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