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州 > 新闻详情

风里雨里,幸好有你!福州这一幕幕,令人动容……

2023-09-07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报道组

通讯员 李冬梅 谢玉丽 岳辉英 张宁 林昱

福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9月5日晚至6日,

受台风“海葵”影响

福州部分城区出现

道路积水、树木倒伏、河水暴涨的情况。

在这样艰险的时刻,

有这样一群人奋战在防汛抗台一线,

默默守护城市的安全。


风雨未去

他们坚守路口


9月5日凌晨,福州部分区县出现特大暴雨,部分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就在这危急的雨夜,身穿荧光服的福州交警仿佛一盏盏明灯,为受灾受困的市民群众排忧解难。


6日凌晨1时许,倾盆大雨丝毫未有要停下的迹象,在福州市台江区五一路国货路口,路面积水已经漫至膝盖位置。在积水中,一名带着孩子的母亲被困在了道路中间进退两难。此时,台江铁骑大队的一名铁骑民警发现二人后,立刻抱起孩子,并搀着母亲一步一步离开危险区域。


台江铁骑大队转移受困的母子二人


同一时间,仓山区复园支路积水已有一米深,附近一家三口被困在暴雨中。得知情况后,福州交警支队立即组织铁骑进行营救。在数名铁骑民警的帮助下,被困人员最终脱险深水区。


经过一夜的奋战,天边逐渐露出了鱼肚白,但交警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受前夜降雨影响,部分道路的积水仍然没有退去,交通管制仍未解除,但路面上已有驾车出门的市民。记者在铜盘路、华林路等道路路口看到,交警们冒着大雨在路面执勤,为市民指挥交通。



逆流而行

他们守护万家平安


9月5日晚10时许,正在辖区排查涉险隐患的螺洲派出所民警黄梁展接到指令,称螺洲镇杜园村一民房内有群众被困。


“警察叔叔,我家里的水比我人还高,快来救命啊!”听到稚嫩的呼救声,黄梁展顾不得疲惫,蹚着齐腰深的积水奋力来到群众家中。“有叔叔在,别怕,我带你们出去。”黄梁展抱起小男孩在前开路,在同事的协助下,黄梁展引导这户人家沿着安全路线行进。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坚持,终于将受困的4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谢谢警察叔叔!”受困小男孩向救援民警敬礼


就在黄梁展要将孩子放下的时候,小男孩突然举起右手,认认真真地给黄梁展敬了一个礼。“那瞬间,我真的感到心里一阵暖,感觉再苦再累都值了。”随后,黄梁展又继续参与抢险救灾工作。



乘风破浪

他们用铲车转移被困群众


“快上来,我把你们转移到村部去!”9月5日晚10点半,因积水深达1米,福州市仓山区跃进村救援人员用铲车转移受困群众。


记者了解到,由于地势低洼、房屋老旧、排水管网容量小等原因,跃进村容易遭遇内涝。9月5日晚暴雨来临时,村委干部用皮划艇将低洼处被困群众转移到地势较高的九龙寺。然而暴雨持续,即使一边转移群众一边抽水,积水水位也不见下降。


“当时看到水势上涨太快,皮划艇作用有限,九龙寺也不安全了,我马上联系附近铲车司机,把群众转移到地势更高的村部去。”跃进村党委书记王和杰说。


铲车在深达一米的积水中来来往往,小心翼翼地转移着一波又一波的群众。五百多米的转移路途,暴雨遮挡了视线,司机和群众都紧张不已又彼此信任。不久暴雨又导致了停电,村委干部和铲车司机只得在昏暗的路上打着手电筒继续转移群众。


救援人员用铲车转移受困群众


6日0时30分左右,雨势增大,但好在有一部前四后八的渣土车和一部铲车前来增援,每次各转移六至七人,越来越多的群众脱离险境。


6日凌晨两点半,包括15名九龙寺僧人在内的51名受困群众全部转移完毕。确保转移群众一个都不少,王和杰才放下心来,他说:“关键时候逆行而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村委的责任与义务。”



逐一排险

他们为社区居民分忧


6日早晨8时许,靠近陆庄河与新西河的社区内道路已经出现严重积水,水面浑黄深及膝盖,不少车辆及楼底商铺杂物间浸泡水中,居民多移至沿河堤岸处行走。


豆大的雨点中,杨桥河南社区的工作人员身着黑色雨衣雨鞋,裤缝处用胶布贴紧防止进水,继续涉水往来,沿河巡逻,或蹚水走入社区内。“5日晚,社区全体人员就全部动员到岗,两班倒通宵巡逻排查险情。”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杨桥河南社区的工作人员在西二环路的社区出入口排水


“5日晚上河南社区43座有老人报警被困家中,段警划着皮划艇来救,我们也来帮忙。“除了巡查河流帮助排险,社区工作人员还要重点关注社区孤寡弱势群体的状态与需求。


当记者问及他们自己的办公室是否有淹水、是否准备了防汛物资时,工作人员笑了笑:“没有淹水,但也需要蹚水回去。办公室有点泡面啥的,吃完了还能再战。”



无私协助

他们在暴雨中清理隐患


6日凌晨,家住天元社区的共产党员、退役军人余启富发现,小区门口已有雨水开始不断涌入。他赶忙起身跑到小区入口处,开始来回搬运沙袋,并一点点地堆垒起来,不一会小区门口就竖起了一道“小围墙”。


余启富雨中扛沙袋


虽然雨水不再涌入,但余启富还是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开始逐一检查周边道路的下水管道,发现堵塞的,就徒手清理。


余启富正在清理井盖周围的垃圾


“小区里还有一个书店的仓库,里面放了很多书,好在行动及时,不然仓库也要受灾了。”余启富告诉记者,在他的努力下,小区里书店仓库成功避开雨水侵害,书店老板赶到现场后也连声致谢。


强降雨同样打破了闽侯县白沙镇唐举村的宁静。身为村委委员、退役军人的张和平迅速行动,在村中紧急抗灾救援。


张和平告诉记者,自己凌晨1时正在村里巡查,突然发现下水道堵塞,雨水无法正常排放,积水已达20多厘米深,并且道路中央还有多棵被吹倒的树木,车辆无法正常通行。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张和平及时清理了树枝、疏通了下水道,避免了可能由此引发的安全隐患。在完成道路疏通工作后,张和平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在村里巡逻,查看水位情况。


张和平在清理树枝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和平还在协助村民转移,从5日到6日下午,他仅休息了三个小时。“我是共产党员也是退役军人,只要有需要,只要我能做到,我都一定会做。”张和平说。



日夜坚守

他们只为重让道路畅通


当台风来临,雨水成河,城市的排水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个时刻有一群人,他们是城市中与时间赛跑的排水人,是城市中默默无语的守护者。


“往前拉直”“不要移动,不要移动”……在哗啦啦的雨声之中,夹杂着一声声急切且响亮的声音。上午9点半左右,在福飞路下穿隧道,12位联排中心的工作人员穿着工作服,将裤子挽至大腿根部,在水位高至小腿肚的道路上进行排涝工作。尽管雨水不断拍打着他们,他们依旧专心于排涝工作,不断调整设备。


“轰隆隆……轰隆隆……”道路上,一辆“龙吸水”作业车正在工作。上午10时,随着雨水的增大,积水深度快速上升到膝盖上下,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作业车缓缓向前移动,三位工作人员齐力将车上的排水口抬起,越过道路旁的围栏和绿化带放置到排涝口,调整好设备位置,继续排水。上午11时左右,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之下,积水逐渐退去。



及时预警

他们与台风竞速研判


台风“海葵”登陆,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灯又亮了个通宵。5日,驻守在这里的省气象台党支部书记、台长吴德辉,眨眨布满血丝的眼睛,轻点鼠标,将台风最新消息即刻发送到指挥部核心。


面对多家数值模式预报不一致,吴德辉和预报员团队凭借扎实的业务技能和多年预报经验,埋首滚动更新的监测资料和模式预报结果,反复推敲综合研判,果断预判了台风“海葵”的登陆日期与情况。


“这次最难的是路径预报。”承担“苏卡”台风过程值班任务的福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小红和另一名首席林金凎从8月28日接班后,一直坚守岗位到现在。成功预判“苏卡”路径后,慢性子的“海葵”磨磨蹭蹭、路径更加诡异。复杂天气系统和三个台风共存带来的预报不确定性,激发预报员在复盘中精进,把经验转化为能力。“我们会倾尽全力,在不确定中找出最大可能性,去异求同,让预报尽可能地不断接近最后实况。”林小红说。



所有奋战在一线的人都是好样的!

也请大家注意自身安全

平安归来!



编辑:潘潘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