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李嘉琪
近日,有市民发现,福州话线上词典“榕典”小程序发布公告,称将于9月15日关闭,届时小程序无法使用,新词典“米时典”将于近日上线网页版公测。这一变动引发了一些用户的疑问:为何关闭“榕典”?新旧词典有何不同?为什么叫“米时典”?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榕典”主编子善。
榕典小程序
为何关停?人员流动缺乏技术支持
2020年,福州话线上词典“榕典”上线,并取得了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这五年里,“榕典”收录了近3万条福州话词汇,成为不少人了解福州话的工具。
为何突然关闭“榕典”?“榕典”主编子善告诉记者,因“榕典”运营方人员流动,缺乏技术支持,服务器只得关停。今年年初,子善组织原来的“榕典”编辑团队,以及热心方言保护的网络志愿者们,一起成立了新的志愿者团队“蓝尾星”(福州话意为萤火虫)。他们着手设计新词典“米时典”,并致力于福州话文献的数位化、福州话数据库的维护。“我们希望像萤火虫一样,为福州话传承之路贡献一点光亮。”
从年初至今,这支仅有8人的志愿者团队几乎投入了所有业余时间来打造新词典。“几乎都是上班族,挤时间干活是常态。”子善掰着手指细数团队分工:网站开发、数据库维护、电子化、自媒体运营,4个小组全靠这8个人撑着,“我们甚至都没有专业的前端程序员”。
新旧词典有何不同?
子善及团队赶在9月完成了“米时典”网页版的基础搭建。与“榕典”相比,“米时典”在词条展示上更加丰富,新增“各地方音”(福州不同地区同一词汇发音有所差别)“注音一览”“用字一览”等功能模块,排版也更清晰美观。但目前“米时典”仍处于初级阶段,暂不支持拼音检索、语音播放,小程序也尚未开发。
子善坦言,希望大家多给点时间和耐心,新词典会慢慢完善。目前,团队正计划招募新成员,盼着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让“米时典”越来越好用,更好保护和传承福州话。
为什么叫“米时典”?
子善介绍,“米”“时”合起来看为“米时(音sì)”,福州话中指的是以糯米、粳米等制成的一种无馅团状食品,每近冬至,福州大街小巷的店铺便开始售卖。
“单吃‘米时’实在是‘白崭崭(bǎh ziáng ziāng)’的,没什么味道,得裹上芝麻、豆粉、白砂糖,做成‘玻当米时’才好吃。”子善说,方言保护亦如此,仅靠少数人努力难以成事,需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把福州话保护做大做强。
记者了解到,子善所在团队已开设公众号“米时典SeeDict”,本月之内将公告“米时典”网站上线公测时间,欢迎大家提供意见与建议。
编辑: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