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臻 江端/文
马俊杰/图
福建博物院则徐广场上,周末戏相逢|“艺”齐乐民星大擂台街舞专场(第二周赛)火热开赛,喝彩声此起彼伏;漳州博物馆内,市民围着“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驻足惊叹;平潭坛南湾沙滩上,游客伴着海浪声享受滨海惬意;福州永泰“乐享城集食行乐”艺术文化市集中,农特产品展销、网红美食打卡热闹非凡……从“福建艺超”的赛事到文博场馆的特展,从滨海风景到乡村田野,勾勒出一幅“一路山海一路歌”的假日文旅画卷。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全省联动推出1800余场活动及300余项惠民措施,以多元文旅供给满足不同需求,既让市民游客享受了假日美好,也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第三方测算,全省累计接待游客逾4600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超388亿元,与2024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6.8%,再创历史新高。
全省累计接待游客逾4600万人次
高品质供给成“流量密码” 创新玩法激活多元消费
国庆不仅是出游的时节,也是铭记历史的时刻。“双节”期间,中国船政文化景区“船政夜研学”、南平顺昌洋口红军餐忆苦思甜等活动掀起红色研学游热潮;三明宁化长征精神教育基地、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龙岩古田旅游区、长汀红色旧址群,宁德寿宁下党乡等红色景区景点游人如织。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长假期间,福建文旅推出“峥嵘岁月·红脉长歌之旅”“烽火闽西·赤焰寻根之旅”等30多条国庆中秋主题旅游线路,家国情怀在这个假期里静静流淌。
各大文博场馆与演出场所凭借优质内容,成为假日“打卡高地”,既彰显文化底蕴,也拉动消费。文博大展扎堆亮相。全省博物馆推出300余项陈列展览和特色社教等活动,福建博物院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不磨灭的记忆”展览、漳州市博物馆“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热度爆棚。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福建不断创新文旅业态与消费场景,文旅演艺、夜游体验、特色嘉年华等新玩法,为假日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长假期间,全省国有文艺院团共开展演出超千场、观演人次近247万;钢琴大师马克-安德列·哈默林独奏音乐会带来高水准艺术享受;“福建艺超”实力“圈粉”,在福建博物院则徐广场举办的周末戏相逢|“艺”齐乐民星大擂台街舞专场不仅吸引了本地观众,更让不少外地游客驻足停留,成为他们假期里的意外惊喜。此外,知名歌星刘若英、王源演唱会轮番炸场,点燃票根经济,“天下妈祖·福泽海丝”2025福建·亚太音乐节吸引逾6万人次;《功夫传奇2》《最忆船政》《印象·妈祖》《屿见闽南·时光幻境》等沉浸式演艺项目人气火热,拉动假日消费。
夜间消费点亮假日经济 县域特色玩法引爆假期
福建以丰富的夜间文旅场景,延长假日欢乐时光,推动夜经济能级提升。龙岩连城“非遗沉浸 双节共欢”非遗奇妙夜、宁德“周宁花月夜 千鲤共婵娟”国庆嘉年华暨中秋奇妙游活动等特色夜游活动亮点频现。假日期间,全省1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合计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500万人次。各地以新产品、新玩法强势引流,为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厦门国际博览中心第七届ANE&弥漫纪Plus动漫嘉年华成为Z世代游客打卡热点,南平“微醺武夷茶啤嘉年华”创新茶酒体验,全方位拉满游客体验感。
受假日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的影响,传统热门景区承载能力趋于饱和,游客开始向县域小众文旅目的地分流。马蜂窝数据显示,平潭跻身国内热门小城榜单前列,平潭68海里景区、坛南湾等地人头攒动,滨海风光吸引大量游客;三明尤溪桂峰村、宁德屏南龙潭村、龙岩永定初溪村“古村晒秋”民俗游和南平政和云上念山“梯田稻香入云端”趣味十足,宁德福鼎楮楼村、嵛山岛“海上天湖+环岛风光+渔村体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全省监测的4A级及以上景区累计接待人数1032.3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3171.10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21.3%和17.7%。
随着入境游市场持续火热,假日期间福建成为外国游客感知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2025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厦门再次上榜携程、去哪儿两大平台国庆假期入境旅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泉州位列“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增幅”TOP2。
编辑:肖辛怡
审核: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