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州 > 新闻详情

从“无人管”到“同心治”,从“线下跑”到“线上点”,业委会成为社区治理的“金钥匙”

2025-10-05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诗榕


日前,福州市仓山区天骄苑小区传来好消息,他们成功选出了自己的业委会。据悉,天骄苑是今年8月福州智慧物业服务平台上线后,第一个通过线上投票方式成立业委会的千户大型小区。


记者从福州市住建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各小区业委会组建率超过八成。当越来越多的小区有了自己的“管家”,他们如何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记者走访了一个连续三年物业费缴费率100%的小区,探寻其中的答案。


机制创新 老小区焕发新生机


在福州鼓楼区五凤街道的巴黎之春小区,短短三年间,实现了从纠纷频发到连续三年物业费100%收缴的转变。


业委会主任汪友指着小区里崭新的长椅算了一笔账:“网上买成品要1000多元,我们自购木料、自己刷漆安装,每把成本只要120元。”这种精打细算的智慧,源于2022年初,业委会刚从前物业手中接管小区时的现实困境。


“当时路面坑洼、绿化杂乱,设施破损严重,”兰庭社区党委书记赵玲回忆,“更棘手的是业主与物业矛盾深重,投诉不断。”


转机来自社区推动的“红色业委会”建设。在社区党委引导下,小区选举出新一届业委会,9名成员中党员占了6位,并建立起权责清晰的工作机制。“我们规定,2000元以上开支需业委会过半数同意,10万元以上必须经全体业主三分之二表决通过。”赵书记说,“这从制度上杜绝了‘一言堂’。”


去年,小区面临自来水管道老化与消防设施瘫痪的双重难题。若单独施工,仅开挖回填就需数十万元。业委会巧妙结合旧改政策,与施工方协商“搭便车”,在雨污管网改造时同步换新管道,最终以约70万元完成原需超百万元的工程。从修旧利废盘活闲置设施,到巧借政策省下数万元改造费,业委会用“抠门”的智慧,为居民办了一件件暖心事。


业主服务中心


住在小区多年的陈阿姨说:“以前没有监控、路面坑洼,晚上回家都提心吊胆。现在环境整洁了,孩子下楼玩我们也放心了。而且,业委会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我们交物业费也交得心甘情愿。”


数字赋能 实现从“对立”到“共赢”


巴黎之春小区的转变,不仅在于“红色业委会”的引领,更在于建立起一套“有事马上解决”的居民响应机制。业委会设立了服务专线、24小时安保热线,并固定每周六下午举行业主接待日,确保沟通渠道始终畅通。


“业主有任何问题,从楼道灯不亮到公共设施维修,都能第一时间找到人、反馈有门。”业委会主任汪友说,“我们坚持‘小事不过夜,大事有跟进’。”高效的响应机制赢得了居民的信任。“现在物业费收缴率100%,关键就在于业主看到了改变,从过去的‘质疑者’变成了‘参与者’和‘支持者’。” 赵书记说。


巴黎之春的实践,是福州市系统推动业委会规范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截至今年9月,全市小区业委会组建率已突破80%。为进一步降低业主议事门槛,业主们现在可以依托“e福州”APP实现小区事务线上投票。


“电子投票系统既提升了效率,也增强了透明度和公信力。”福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平台上线以来,已有包括彩虹铺景小区在内的26个小区申请使用线上投票功能。下一步,福州将扩大平台覆盖范围,推动更多小区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机制,以数字化赋能社区治理,让居民参与更便捷、更高效。



编辑:陈悦瑶

审核:郭晨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推荐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