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州 > 新闻详情

万亩荒地变“金田”!罗源农户大赞这三大举措→

2025-04-24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涓

通讯员 高坤颖 刘其燚 文/图


春耕时节,福州罗源县起步镇桂林村的田野上机声隆隆,农民开着旋耕机徐徐前进,正在完成插秧之前的整地溶田工作。


今年以来,依托国家粮食生产惠农政策,罗源县推进了土地流转整合、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推广“一种两收”的再生稻等三大举措,不仅实现种植效率跃升,更构建起“种粮有利可图、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


流转千亩田

种粮大户唱主角


种植大户黄培亮正驾驶旋耕机在连片稻田中作业,一群白鹭紧随其后啄食翻出的虫蚁。眼前这千亩良田,是黄培亮耗时4个月从8个村庄流转整合而来。“现在务农的人越来越少,不能让好地荒着。”黄培亮说。


罗源县县域山多地少,农田分散,且大部分是不易耕作的山垅田,由于罗源县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农业人口越来越少,只有将土地整合在一起,才有可能进行规模化、智慧化的管理。近年来,罗源县耕地抛荒撂荒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像黄培亮这样的种粮大户已超百户,共整合近2万亩零散农田。


起步镇农户把育好的秧苗搬上插秧机


整合后的土地平坦宽阔,成为农用机械大显身手的舞台。新购置的旋耕机、插秧机与植保无人机等农用机械享受30%补贴。“现在一天能耕80亩地,十五到二十天就可以把一千亩地的秧全部插完,成本只有人工的一半。”起步村村民蔡凯城介绍。


起步镇农户把育好的秧苗搬上插秧机


保险来兜底

遭受天灾心也安


在飞竹镇,“种粮女状元”叶玉冰的4000亩稻田上空,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去年台风季,她的稻田严重受灾,得益于全县推广的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她很快获得34万元理赔。


完全成本保险是一种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总成本进行保障的农业保险。它保障的范围不仅包括化肥、种子、地膜、农药成本等直接物化成本,还涵盖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去年,罗源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的普及,每亩保额达到1000元,保费由中央、省、市、县级财政共同补贴,农户只需承担保费的20%。


“2024年,罗源县全县水稻受灾面积3215亩,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共计赔款金额221.75万元。有了保险的兜底,我们能够确保种粮群众不亏损,有钱赚。”罗源人保财险公司经理陈锴说。


据了解,罗源县于去年出台了《关于扶持罗源县种粮大户的五条措施》,对种粮大户予以金融信贷支持,最高授信额度达到100万元,同时大力支持育秧中心、碾米厂、农机服务队的建设,多措并举,为水稻春耕“保驾护航”。


推广再生稻

专家团田间送“智”


走进位于罗源北山村的北山湾农业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20个品种的再生稻秧苗长势喜人。


“甬优1540”品种以头季亩产650公斤、再生季400公斤的表现成为今年春耕重点推广的“明星种子”。合作社负责人于国胤说:“再生季水稻生长周期短,生长期间温差大,收获的稻米质量更佳、口味更好,一斤市价可达4到5元。”


今年年初,罗源特种稻科技小院通过申报正式建立。3月,由福建农林大学林文芳副教授领衔的师生团队来到北山湾,开展“学雷锋”助春耕科技服务,通过良种筛选、技术指导、设施改造等系列举措,为春耕生产注入智慧动能。


“专家团队已经来北山湾开展了两次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田间教学活动,在我们农业农村局的牵头下,有30多位种粮大户参加了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的现场测产观摩活动。专家团队田间送‘智’,提升了广大农民对再生稻的认识和种植技能。”罗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龚琪介绍。



编辑:潘泽彦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