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胡婷婷
脑血管病俗称“脑中风”,是导致中国民众死亡的第一大病因,其中脑卒中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最新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脑卒中病人1780万,其中新发脑卒中340万,230万例卒中死亡。也就是说,国民一生中每5个人约有2个人会得脑卒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死于脑卒中。
发生脑卒中,人救得回来吗?还能正常说话行走吗?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救治的速度以及水平。记者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了解到,1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于山院区脑血管病科正式开科,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陈文伙教授任脑血管病科负责人,设7×24小时的脑血管病救治团队,该团队集合了具有全国有影响力的神经介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病诊疗专家,旨在全面提升脑血管病的救治效力,卒中患者在第一时间将得到权威专家们的联合诊治。科室将开放28张病床,配备高专用端血管造影机(DSA)用于各种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脑血管病科病房开科
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共同出席开科揭牌仪式,脑血管病科科主任陈文伙携全体医护人员参加。
揭牌仪式上,陈良万书记表示,协和医院长期秉承“以患者为中心”和“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医疗模式,1月6日,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与心血管内科组成的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正式搬迁至旗山院区,实现内外兼备、增量扩容、临床科研康复一体化等多项升级。脑血管是神经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身血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成立脑血管病科是未来建设医院泛血管病中心的重要一步。陈文伙教授的加入将为协和医院神经病学学科亚专科地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及科普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陈椿院长强调,为了更好地促进医院各个学科全面均衡发展,医院非常重视脑血管科的成立工作,未来会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给予全力支持。陈文伙主任在神经介入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在临床与科研方面取得亮眼成绩,希望他带领的脑血管团队能在协和医院强大的平台上,与医院的全体同仁协力推动脑血管病学科在临床、科研、教学迈向新的台阶。
脑血管病科病房环境图
脑血管病科陈文伙主任表示,团队定将戮力同心、奋楫笃行,不辜负医院领导的期望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与医院兄弟科室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奋力将医院脑血管疾病的同质化诊治水平打造成国内一流水平。
据了解,脑血管病科负责人陈文伙教授致力于急性脑血管病临床救治及科学研究工作20余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微导管首过效应”“支架释放效应”“豆纹动脉共干低灌注”等多项血管内治疗创新理论,先后发明了“PEARS”“DOUBLE PT”“BASIS”“RTRS”等介入取栓创新技术及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流程。
“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根据国内外经验,脑血管病是可防可控的,对高血压、颅内动脉狭窄、动脉瘤等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减轻脑血管病的疾病负担。”陈文伙教授介绍,科室成立后,主要收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大脑中动脉、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血管狭窄及闭塞,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及闭塞;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出血、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内动静脉瘘等;颅内静脉窦血栓、静脉窦狭窄等脑静脉系统疾病的患者。开展的治疗技术包括静脉内及动脉内药物溶栓、动脉内抽吸取栓、支架取栓等综合取栓技术;血管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脑血管狭窄或闭塞修复技术;弹簧圈填塞、血流导向装置植入、瘤内扰流装置植入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等。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