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春天是消化道出血高发季节,尤其近期气温骤升骤降,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消化道出血的救治难度更大,因此需要格外警惕。
近日,95岁高龄的常大爷因突发排黑便,紧急就诊福州市二总医院,经过积极止血等治疗,仍有间断性排黑便,血红蛋白降到40g/L,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后经消化内科医生会诊,果断提出安排急诊电子胃镜,探查到出血点,才及时止血。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医护的保驾护航下,消化内科林晨辉主治医师及朱自玲护师为常大爷进行床边急诊胃镜检查。镜下发现十二指肠球部见大量新鲜血液及血块,反复冲洗后看到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一处深大溃疡,溃疡中央一血柱如泉水般正在喷涌而出,并随心脏跳动节律性加大。
也就是说,老人出现了动脉破裂出血,而且因出血量大,无法清晰暴露出血点。林晨辉医生冷静镇定,使用热活检钳多次夹闭出血部位,成功夹住破裂血管,并予电凝止血。经过严密观察,确认老人没有再出现黑便。在进一步积极输血等治疗后,老人的血红蛋白也很快提高到106g/L。经过医护人员专业细致的治疗和照料,老人顺利康复出院。
福州市二总医院消化内科曹雯主任提醒,老年人消化道出血重在预防,老年朋友需要留意以下几点:
定期体检:将胃肠镜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胃肠镜检查有助于发现消化性溃疡、息肉、消化道早癌等病变,规范治疗上述疾病有利于降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平时注意关注大便颜色及性状,如有排柏油样黑便,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时,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治疗。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及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酒,避免吸烟,少吃腌烧烤炸及生冷的食物,不喝浓茶和咖啡。老年人大多牙齿不好,咀嚼能力差,加之胃肠消化能力减退,进食应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
合理用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抗血栓药物的老年朋友,建议联合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以降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