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天一凉就手凉脚凉?这可能是血虚了!秋冬之际这样养血

2024-10-28 来源:智慧海都

本文作者:罗大伦,中医博士


不少人一到秋冬之交就手脚冰冷,除了人们熟知的阳虚,还有可能是血虚。


对于血虚体质的人来说,少劳心劳力,才是更好的“暖身”方式。



思虑过度耗心血

健忘失眠心里累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的人消耗心血太多,容易导致血亏。


而且,中医讲“思伤脾”,思虑过度还会影响脾胃功能。血液的来源是脾胃吸收的营养物质,脾胃一伤,血液立刻匮乏。


此类血虚人群,有健忘、失眠的特点,正是血不养心的缘故,导致与心神思考有关的功能退化。


到了秋冬之交,身体需要抵抗寒冷,更加消耗气血,血虚的人会感觉特别困倦,思考问题时觉得“心里累”,但是躺在床上却睡不着,辗转反侧。


天气变冷之后,身体的血液会集中供应脏腑和大脑,如果血虚的人此时再多思多虑,劳动脑力、心神,更容易四肢冰凉,比别人穿更多的衣物。


长期疲劳难生血

不耐劳累身无力


中医认为,气血互生,气虚的人也会血虚。


一个长期疲劳、缺乏运动锻练的人,容易会出现气虚的状态,无力化生新血,则血虚。


此类人群往往不耐劳累,经常觉得疲惫不堪,没走多远,骨头就像散架了一样没有力气,心脏猛跳(心慌心悸),胸闷气喘,连上几层楼梯、稍微跑几步,都觉得头晕眼花。


到了秋冬之交,此类人群四肢无力的疲倦感觉会增加,总是觉得自己很累,这都是血虚的缘故。


此外,长期处于不良情绪、压力状态的人群,容易肝气不舒,导致气血瘀滞,也会影响气血的生成,久而久之转变为气血虚弱,出现怕冷、手脚冰凉的问题。


【养生贴士】

秋冬之交这样养血


1. 放松少劳心


秋天是个收敛的季节,此时应该尽量减少气血的消耗。而思虑会耗伤心血,使得血虚更加严重,因此,应该减少欲望,多放松,使心沉静。


晚上休息躺在床上,不要看过于耗神的内容、消息,比如看大家吃什么了、去哪里玩了,都是消耗,与养生背道而驰。


2. 休息少劳力


中医讲“秋收冬藏”,进入秋冬时节,不宜过度消耗精力、体力,不利于身体积蓄能量。此外,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个季节温养脾胃,有助于化生气血,为身体补充能量。


3. 龙眼补心脾


龙眼味甘性温,入心经、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血虚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人群。


血虚怕冷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应用龙眼来补益养生。



4. 防趁虚而入


血虚的人经络空虚,容易被寒湿邪气“占领”,所以,在一边养血的同时,还要一边注意防寒。


来源:健康时报

编辑:魏元适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