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臻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当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以节气为契机,策划了“中药飘香促健康 医路童行心相伴”中医健康促进活动,为儿童提供健康科普的同时,通过系列体验活动,让孩子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医学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单位,医院为患儿带来了‘大病不出省’的底气。”福建省儿童医院党委副书记陈国龙在致辞中表示,短短的3年内,医院不断健全学科建设,优化诊疗服务,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优质资源不仅惠及当地的百姓,也共享到周边省份,期间医院更是诊治了不少来自西藏、广西等省份的患儿。而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发展,共同担负维护人民健康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我院中医科的“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学科于今年入选了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将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儿科领域做好传承与创新。院方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孩子对中医药文化的探知欲,在内心埋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中,医护人员还带着小朋友认识各种日常生活中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从香囊的来源发展、种类作用、香囊的制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中药香囊相关知识。“中药香囊又称香包,中国自古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福建省儿童医院中医科陈婧婧副主任说,在中医领域,中药香囊更是被誉为“衣冠疗法”“香佩法”“闻香法”,在制作中药香囊时,通常会精心挑选具有驱蚊、芳香除秽作用的中草药,通过匡扶正气、祛除浊气起到防治疾病作用。
据介绍,香囊里经常会放有非常多的芳香类物质,如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等,这些药材有很强的挥发性,在春夏之际苍蝇、蚊虫较多的时节,能起到驱蚊、避害的作用。香囊发展到今天,有了更多不同的中草药配方,具有预防感冒、芳香避瘟、提神醒脑、安神助眠、开胃醒脾等诸多功效。在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将艾绒、白芷、 草果等功效的中药粉末装入袋中,制作出一个个实用又精巧的驱蚊及防感香囊。随后,医生根据孩子不同症状,让其在现场体验耳穴压豆,敷三伏贴、消积贴、腹痛贴等相对应的中医技术。孩子们纷纷表示,他们很喜欢这样生动有趣的中医药文化活动,让他们在交流中学到很多。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