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老人一个月前有过脑外伤
当时不严重未引起重视
这种外伤性迟发性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
有些征兆提示
家住福州的吴依伯(化名),着凉后一直感到头痛,而且一吃感冒药就呕吐,反反复复三四天不见好转。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头痛并不是感冒,而是脑出血!在医生的追问下,老人想起一个月前脑袋曾磕碰过,是外伤性迟发性脑出血。
着凉后反复头痛,一吃药就呕吐
三天前,吴依伯到公园游玩时不慎“着凉”,当时就感到头部隐隐作痛,回家后头痛愈发严重,赶紧服感冒药,但服药后就呕吐。自此以后,头痛就反反复复,并逐渐加重。虽然服用感冒药或止痛药可以缓解,但是经常在服药后就出现呕吐。三四天了,头痛 、呕吐都没有减轻,家人不放心,陪他到医院就诊,一系列检查后,才发现头痛并不是感冒这么简单。
在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吴依伯和家属都一再强调是“感冒”,呕吐是因为服用了感冒药刺激胃引起的。
查出脑出血,老人想起曾受过伤
接诊的林细康主任根据病情,总觉得这个病例不简单。随即给吴老伯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除了发现双侧巴彬斯基征可疑阳性外,并没有发现其它有价值的体征。为防意外,他建议检查脑部CT,但是家属却不同意,一直要求给开点感冒药治疗。经过一再动员,最终才同意检查。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竟发现右侧脑部硬膜下血肿,伴随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过追问,吴老伯才想起来,一个多月前做卫生时不小心磕到了后脑勺,当时并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此后也没什么难受,慢慢就淡忘了。由此,医生考虑“外伤引起的迟发性脑出血”,当即收住神经外科抢救治疗。
外伤性迟发性脑出血,多见于老年人
什么是外伤性迟发性脑出血?林细康主任医师说,一般较严重的颅脑损伤病人受伤后CT检查都会发现脑挫裂伤或颅内出血,但有少部分病人受伤后首次CT检査并未发现脑内出血,一段时间(数小时、数日或更久)后复查却发现了脑内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出现了新的血肿,故称之为外伤性迟发性脑出血。发生时间一般在伤后3-7小时,最长11年,80%以上发生在2周以内。
“外伤性迟发性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约占50%。”林细康说,这是由于老年人多有脑萎缩,对脑出血导致的颅内压增高有缓冲时间,使发病变得较为缓慢,加上老年人大多反应迟钝、痛觉敏感性低,因而不容易被察觉。所以,即使是轻微的脑外伤,当时没有特殊症状,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有这些征兆
预示可能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
对于脑外伤患者,尤其中老年人群,如果出现以下征兆应该高度警惕迟发性脑出血的可能:
1、逐渐出现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且口服药物难以缓解;
2、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忽快忽慢;
3、患者意识逐渐转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
4、出现口齿不清、言语不利,甚至肢体偏瘫;
5、突然出现癫痫发作。
老年人如何预防颅脑外伤?
1、注意环境安全
注重家庭环境安全,使用防滑垫、扶手、护栏等设施,去除滑倒、绊倒、碰撞等隐患,避免跌倒。
2、遵守交通法规
交通安全是避免脑外伤的重要一环,酒后不驾车,开车系安全带、骑摩托车戴头盔,电动车减速慢行。
3、适当运动
中老年人应适量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
4、避免高风险活动
中老年人应避免攀岩、滑雪、骑自行车等高风险的活动,减少头部外伤的风险。
5、定期体检
中老年人的各器官功能都会发生一定的退化,应定期体检,尤其是视力和听力状况的检查,并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和助听器,以维持良好的感知能力。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