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今年50岁的陈女士反复呕血、黑便,被查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出血,急需手术止血并预防再次出血。然而她已经做过脾切除术,常规入路的引导穿刺无法进行。手术团队讨论后,另辟蹊径,另外开了一条分流通道,手术顺利完成,,成功止血。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介入科郭武华教授团队顺利完成一例开腹经肠系膜上静脉肝外门体分流术(简称TEPS),填补福建省该项技术空白。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女子反复呕血
今年50岁的陈女士,6年前因出现呕血、黑便,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功能亢进”,并接受了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但1年前又出现呕血、黑便的情况,在多家医院反复内镜治疗,效果都不好。这次因再出现呕血、黑便,入住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治疗。入院检查胃镜提示,陈女士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出血,进一步检查后,确认是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反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需有效方案止血并预防再次出血。
因陈女士门静脉主干及分支闭锁,常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不适用,同时陈女士已做过脾切除术,也不能经脾脏穿刺脾静脉入路引导穿刺。经科室集体讨论后,郭武华主任团队决定采取开腹经肠系膜上静脉肝外门体分流术,拟在下腔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建立一条肝外门体分流道。
术前CT及设计的手术方案
介入+小切口 ,植入支架成功栓塞止血
术中,介入科团队在麻醉科协助全麻下,先经右颈内静脉,将20毫米直径的球囊导管预置在预穿刺段的下腔静脉内,作为标记;然后经脐下小切口开腹,显露肠系膜上静脉末端,置入血管鞘后,引入穿刺针,再经肠系膜上静脉对已标记的下腔静脉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放置一枚8mm×60mm的支架,以开通肠系膜上静脉至下腔静脉的肝外门体分流道,至此,顺利完成了手术。术中,陈女士生命体征平稳,复查彩超及CT示支架在位通畅,术后恢复顺利出院。
TEPS术中情况
TEPS完成及术后CT
孟超肝胆医院介入科郭武华教授介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通常由肝硬化导致,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通过在门静脉及肝静脉或腔静脉之间建立一条分流道,可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消化道出血。同时,在术中可对曲张破裂出血的食管胃底静脉进行针对性栓塞,以进一步控制消化道出血。但因门静脉海绵样变,部分患者不适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此时可用“开腹经肠系膜上静脉肝外门体分流术”来补救,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