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78岁依伯突发瘫痪,查出脊柱转移瘤

2024-07-05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日前,福建省肿瘤医院多学科通力合作,成功为一例晚期小细胞肺癌脊柱转移合并双腿急性瘫痪的高龄患者实施手术,用“骨水泥”做隔离,并重建脊柱的固定,助其恢复行走能力。


近日,78岁的福州依伯老林(化名)突然双腿无力,大小便失禁,无法起床、翻身。林依伯患有小细胞癌,还有高血压、冠心病、贫血、低蛋白血症和肝功能不全等病史,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于是,家人赶紧将他带到福建省肿瘤医院就诊。


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医生们认为,林依伯双腿瘫痪是由胸8-10椎体的转移癌压迫脊髓导致。“患者瘫痪时间还较短,部分痛温触感觉尚存,而且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敏感。”医院骨软组织肿瘤外科林飞跃主任医师与胸部肿瘤内科何志勇主任医师讨论后,制定了治疗方案——先在肿瘤内科进行1个周期的化学治疗,然后再转至骨软组织肿瘤外科手术治疗。


林飞跃主任医师团队在手术


手术当天,在重症监护科、麻醉科、手术室以及输血科的通力协作下,由林飞跃主任医师主刀,切除压迫林依伯脊髓的肿瘤组织和椎体的大部分转移瘤,将受压脊髓进行360度环形减压,并用骨水泥做了肿瘤的隔离,又用椎弓根钉棒系统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林依伯顺利渡过术后危险期,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双腿肌力明显改善,已恢复部分自主活动。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内固定在位无松动,骨水泥无渗漏。


术后复查片


林飞跃主任医师介绍,脊柱是骨转移肿瘤最常发生的部位,随着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恶性肿瘤骨相关事件,尤其是脊柱转移瘤造成截瘫、疼痛等问题愈发增多。手术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不仅可以去除肿瘤病灶,彻底解除脊髓、神经根的局部压迫甚至达到根除的效果,还能保持脊柱稳定,恢复或保留其神经功能,减轻疼痛,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间接延长生存期。因此,肿瘤患者一旦出现了脊柱转移,不要轻易放弃治疗,采用最新的综合治疗方法,也许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期。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