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胡婷婷
1岁零3个月的宝宝豆豆(化名),与家人常住在澳大利亚,出生时脖子有个黄豆大小的肿物,家人没在意。没想到前段时间反复出现感染、流脓,孩子常常痛得哇哇大哭,屡次在当地医院求医无望,最终选择回国治疗并慕名找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仅一周时间,医生顺利解决了豆豆一家的烦恼。
出生时便发现小肿物 引发反复感染
刚出生时,豆豆的家人就发现他的脖子右下方有个黄豆大小的肿物。刚开始家人并未在意,直到最近4个月,这个肿物反复感染、流脓,让豆豆备受折磨。当地医生告诉其家人,豆豆脖子上的肿物叫鳃裂囊肿,是因发育不完全造成的先天鳃裂畸形,这种畸形会在脖子处形成一个管道,顺着这个管道,可能会排出黏液或其他分泌物。
在异国他乡,豆豆的妈妈赵女士(化名) 多次寻求医治,澳洲当地医院医生也为豆豆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可这些治疗都得等感染控制2个月后才能手术。
然而,每次感染总是不期而至,希望的曙光一次次被浇灭。屡次前往医院治疗,问题却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眼看着手术根治遥遥无期,赵女士最终决定带豆豆回国治疗。
选择回国治疗 1周后顺利根治
经朋友介绍,赵女士找到了福建省儿童医院的普外科张炳主任医师团队。初次接诊,张炳主任医师发现豆豆仍有出现轻度的鳃裂瘘管伴感染症状,B超显示他的皮下仍有积脓。加上冷空气影响,豆豆还出现了咳嗽,因此治疗只能暂时搁置。但无需等待太久,只要感染初步控制,咳嗽好转,术后加强护理防止感染,他就能尽快为豆豆进行根治手术。
1周后,经全面评估,他的手术如期进行且非常顺利,治疗过程中,医生们对可能的瘘管都进行了仔细地结扎,确保做到完全根治。术后,经过治疗,豆豆的症状逐渐得到缓解,他的感染问题终于不再反复。
“太感谢您了!我从八月份折腾到现在终于解决问题了!”看着豆豆顺利康复,豆豆的妈妈赵女士心怀感激,多次致谢张炳主任医师及其团队。
脖子、锁骨、外耳道 出现小孔、包块或感染要注意
据普外科主任医生方一凡介绍,先天性鳃裂畸形在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生几率,包括囊肿、瘘管、窦道三种病变。除了多见于脖子上,时常还出现在锁骨上下,偶尔可见到外耳道的感染流脓。
如果合并颈部瘘管感染可能会形成巨大脓肿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危及生命。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常见症状包括:1、偶然发现的颈部无痛性包块,逐渐增大,或时大时小;2、较多数情况为脖子前方可见一个针眼大的小孔,这是管道连接到皮肤的出口,管道内不时会有黏液或其他分泌物排出,有时候也能摸到条索状的管道向深部走行;3、反复感染,由于管道与外界相通,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颈部或外耳道感染。4、在一些病例中,囊肿发生感染时甚至可能导致吞咽疼痛及吞咽困难。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类似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先天性鳃裂的诊断通常通过物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认。一旦确诊,切除囊肿及瘘管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