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更新!门诊应配备至少两种狂犬病疫苗

2023-09-18 来源:智慧海都

近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将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增至两种,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原则上应配备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疫苗。


新版规范增加了消毒剂使用种类,进一步细化伤口闭合要求,要求医务人员应在综合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等因素的基础上,对伤口进行区别处理,并优化首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程序。


目前已获批准用于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共有两种:一是5针免疫程序,即于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二是“2-1-1”免疫程序,即于注射当天注射2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如国家批准新的狂犬病疫苗产品免疫程序,则按最新要求执行。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接种者应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少数人群可能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发现接种者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重新评估暴露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可更换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疫苗,按照替换疫苗的免疫程序继续完成剩余剂次。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原则上应配备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疫苗,以便出现特殊情况时,可及时进行疫苗替换。



来源:京报网、北京日报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