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胡婷婷
今日惊蛰,大地回春,春雷始鸣,草木萌发,蛰虫初醒,即所谓“春雷响,万物长”。那么,在惊蛰节气怎么做到合理养生呢?成人和孩子的养生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抓住孩子生长黄金期
福建省儿童医院中医科胡剑云住院医师告诉记者,惊蛰时节的气温回升是全年最快的,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对处于生长期的孩子来说也是一年中生长增速的黄金时期,养护的重点在于气机的调达,经络的舒展,使孩子的精神、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同时,要注意,在此时期,各种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繁殖活跃,又兼人体阳气始动,全身阳气尚不充沛,各种流行性疾病容易感染传播,邪气侵犯肌表者常诱发儿童哮喘、咳嗽、荨麻疹等病的发作,侵犯于上部则易患过敏性鼻炎、中耳炎、春季卡他性眼结膜炎等,应做到“避之有时”,谨防疫病。
家长可尝试以下节气推拿:
1、【揉中脘】
位置:肚脐上4寸,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
手法:用拇指指腹着力揉动。1-3分钟。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和中。
2、【掐揉四横纹】
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横纹。
手法:用拇指甲逐个掐揉本穴。(可掐一次揉三次)。
功效:健脾胃、化积消疳。
3、【捏脊】
位置:后背正中,脊柱及两侧。
手法:从腰骶部提起皮肤,沿脊柱向上,把皮肤提起,边捏边提,向上推进,先到腰再到背,再到颈部,力度先轻后重(5-10遍)。
功效:调和胃肠及其它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养生重在养肝
“肝为罢极之本。”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连儆彦医生说,肝脏主疏泄、主藏血,惊蛰前后是养肝护肝的大好时节,可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如菠菜、百合、西红柿等。此时节乍暖乍寒,空气湿度大,人体易被湿邪侵蚀,可喝些山药薏米粥、小米粥、芡实汤等,起到健脾祛湿的功效。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此时节养生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调养脾胃。应少酸多甘,以性温味甘的食物为主。可多食谷类如黑米、燕麦等;也可食用红枣、扁豆、牛肉、鲈鱼等。
推荐膳食:
参苓健脾补益汤
材料:鸡250克,党参15克,茯苓20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枸杞20克,炒薏米20克,姜片少许,盐适量。
做法:将鸡洗净,去内脏,斩成块,焯水;同上述材料投入煲中,加姜片去腥,大火煲开,小火煲至鸡肉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补气健脾和胃,补肾养肝,宁心安神。
鸭血菠菜汤
材料:鸭血一块,菠菜250克,大枣适量,生姜数片,猪骨100克,鸡骨架一副。
做法:鸭血洗净切块,入锅中煮熟,菠菜洗净切段,稍焯水捞起备用,大枣冲洗干净,生姜切片;鸡骨架、猪骨洗净,切大块焯水;另煮沸清水,加入鸡骨架、猪骨、生姜,煮约1小时至煮出高汤;取出高汤中的骨头,放入鸭血,再次煮沸后加入菠菜煮熟,最后加入大枣,再加盐、胡椒粉和香油调味即可。
功效:润燥养血,养肝明目。
春笋煲鸡汤
材料:春笋3根、鸡肉1斤、葱4根、姜1块、料酒1汤匙、白胡椒粉1茶匙、盐1茶匙。
做法:鸡块洗净,冷水焯水去掉血水;春笋去皮切片,葱切段,姜切片;鸡块放入汤锅,加入淹没鸡块的水和葱段、姜片、料酒,煮沸后小火煮约30分钟;调入盐和白胡椒粉,再煮5分钟即可盛出。
功效: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四神猪肚汤
材料:茯苓10克,山药20克,莲子10克,芡实10克,猪肚一个。姜、葱、米酒、盐适量。
做法:猪肚洗净备用,煮一锅水,加入3片姜,沸腾后放入猪肚,再加入一汤匙米酒去除异味,煮几分钟至猪肚变硬,捞起冷却后切条状备用。煮沸清水,放入上述材料,加入适量姜、葱和一汤匙米酒,武火煮开,转小火煲两个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
功效:健脾和胃,利水渗湿。
编辑: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