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高血压被称为“隐形杀手”,因为每个人血压升高的症状大相径庭,可能有头晕、头痛、胸闷、乏力等表现,也可能毫无感觉,若不及时降压治疗,血压的持续增高将导致心、脑、肾、血管的严重损害,从而出现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倡议所有人都应该知晓自己的血压水平。
高血压很常见,生活当中,也存在很多认识误区。我们请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林建珍副主任医师,就常见的高血压误区进行解答。
1.年轻不能过早服药?
答:事实上,高血压越早干预,获益越大。低危高血压患者,早期可先通过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如果3月血压未达标或者中高危高血压患者要及时给予药物干预,否则等发展到心脑肾血管等多器官损害才服药,就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老年血压高很正常?
答:应该说“老年人血压高很常见,但不正常”,老年人各器官机能减退,往往更容易出现了高血压并发症,如脑梗死、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损害等临床事件,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也要控制好血压。
3.血压正常就停药?
答:大部分高血压都是综合因素引起的,能控制但不能治愈,只能通过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变和降压药等综合治疗,并坚持监测血压及时调整药物或药量,达到平稳达标才能避免或延缓并发症出现。
4.头晕时才量血压?
答:高血压被称为“隐形杀手”,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头晕症状。部分患者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适应血压升高,开始头晕症状也会逐渐消失,直到出现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发生,才有了“感觉”。所以血压是否达标需要通过监测血压,做好“血压日记”,不能靠感觉出来。
5.降压药伤肾,不能长期服用?
答:恰恰相反,长期服用降压药通过血压达标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说明书上写的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很低,降压药没有像抗生素等长期会耐药,所以如果血压控制平稳,可长期服用同种降压药。
6.降压要快,要经常换药?
答:一方面血压达标要平稳,一般需要在数周内把血压逐渐降至正常范围。血压容易受到环境、情绪等影响,临时测量轻度升高,不要立即自行调药,会“越调越乱”,只有连续数天血压未达标,并咨询专科医师科学调药。
7.只有水银血压计才准?
答:水银血压计因为“汞”污染风险将逐渐被淘汰,有认证的电子血压计一样准确,其实人体的血压会受到很多因素而波动,用电子血压计同一时段多次测血压不一致是符合正常生理的。居家和诊所测血压结果也不一样,所以根据医师指导正确的测量血压方法,坚持“家庭自测血压”更能评估日常血压的波动情况,或者带上电子血压计到专科门诊校对。
8.各种检查前自行停药?
答:很多患者一听到要空腹检查,包括化验、彩超、胃肠镜检查等等,甚至任何检查当天,就自行停服降压药,从而引起血压的波动,甚至影响当日的检查,实际上除非医师特殊交代,否则不可自行停药。
9.不规范测量血压?
答:规范测量血压是评估治疗、调整药物的基础,要求早餐前、睡前排空膀胱后,安静休息至少5-10分钟后测量,选择坐于直靠背椅、双下肢平放姿势测量,如果首测血压异常,可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后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血压要控制多少才能达标呢?
1.一般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降至基本目标<14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理想目标<130/80mmHg。
2.心血管高危/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在可耐受的条件下,推荐诊室血压目标为<130/80mmHg。
3.老年人65-79岁降压目标<14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80岁及以上降压目标<150/90mmHg。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