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警惕!福州疾控提醒!

2024-04-12 来源:智慧海都

福州人注意!

福州疾控最新提醒

最近天气渐暖

蚊虫出没增多

外出游玩的同时

也要警惕虫媒传染病登革热!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它感染人体后潜伏期为3~14天,多数在一周内被感染者出现急性高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甚至出血等症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病媒传播疾病之一,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2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我国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就是俗称的“花蚊子”。 伊蚊与人们的活动时间一致,日出前后和日落前是叮咬的高峰时段。


症状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接触病毒后,感染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01 发热


突然发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持续2~7天。


02 头痛


感染者常常出现剧烈头痛,尤其是眼眶后部和额头部位。


03 肌肉和关节痛


感染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肌肉和关节痛,痛感可持续数天。


04 皮疹


在发热后的2~5天,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常见于四肢和躯干。


05 出血


在少数情况下,登革热患者可能出现轻度鼻出血、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


流行地区


该病广泛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南部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我国不是登革热的主要流行国家。


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主要来源国为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


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等省份或地区。


我国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人群普遍易感。


如何预防


●穿长袖衣裤, 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


●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即使住在高档酒店,也要注意室内灭蚊


●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从流行地区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应配合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落实登革热防控措施。


●患病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和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


转发提醒身边人!



来源:福州疾控、南京疾控、福州日报、东南网等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