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家长一转身,福州1岁幼崽竟把硬币吞了下去!

2024-10-20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宝珍


近日,福州一名1岁多的男童,趁家长转身的功夫,把硬币塞进嘴里,吞了下去。硬币卡在孩子喉咙中,孩子被紧急送医。


一岁儿童误吞食硬币 哭闹不止


日前,晚上8点左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来了一对年轻的父母,手里抱着一个1岁多的孩子。据孩子母亲说,孩子此前趁家长不注意,误吞了一枚硬币。


急诊科医生紧急联系了脾胃病科王建平副主任医师。王医生仔细询问后,安排了胸片检查。胸片显示,孩子的食管上段见一圆形高密度影,考虑正是误吞的硬币。


胸片显示,男童食管上段有个圆形高密度影


在当班护士的配合下,王建平医生给患儿进行了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家长也在一旁积极配合,最终顺利地将孩子食管里的硬币取出。


内镜下,医生看到硬币卡顿在孩子的食管入口处


儿童消化道异物 及时就医最关键


省三院脾胃科叶渟渟医生介绍,儿童消化道异物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其中6月龄至6岁为高发年龄段,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安全防范意识较差。


异物大小、种类、数量、性质、嵌顿部位及滞留时间不同,儿童消化道异物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大约80%~90%的消化道异物可自行排出,10%~20%需要内镜处理,还有少部分需要外科手术。另外,误吞消化道异物后,大约10%~20%的儿童会出现黏膜损伤和糜烂等并发症。


叶医生提醒,当明确或怀疑孩子误吞异物,不论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均建议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如果孩子误吞的是高危物品,例如:尖锐异物(枣核、针、鱼刺、牙签等)、磁性异物(多枚磁力珠)、纽扣电池等,需立即去医院就诊。同时,孩子要禁食、禁水,因为无论是做内镜检查还是手术,都需要禁食禁水。


另外,在发生消化道异物后,家长切勿给患儿喂食饭团、韭菜、馒头等食物,强行吞咽很有可能导致异物嵌顿加深或划伤食管,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难度。


延伸:如何预防儿童误吞异物?


1、家长平时应教导儿童不要随意将物品放入口中。


2、家长应妥善放置诸如硬币、纽扣、钥匙等小物件。


3、家长在给儿童选择玩具时尽量选择体积较大、无锐角、无磁性的玩具。


4、家长在给儿童制作食物的过程中避免将鱼刺、碎骨片和果核混入食物;同时教导儿童充分咀嚼后再下咽。


编辑:林佳琳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