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胡婷婷 通讯员 林浩 林曼君
很多人认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算不上什么大病,它不像心脑血管疾病那样,危险突然来袭让你猝不及防;也不会像癌症那样,发展到有一天让你痛不欲生。但在最新的中国的统计数据里面,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患病率其实高达9.8%,而这些患者中仅有不到21%的女性在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后会选择就医。
省妇幼保健院妇六科科主任林超琴主任医师表示,盆腔脏器脱垂“早检测、早治疗”非常重要,主要症状为阴道口组织物脱出,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当女性发现身体有异常时,定要及时就医。
“妊娠、分娩、衰老、腹压增加、盆腔手术都是导致盆腔器官脱垂的因素,尤其是妊娠和分娩。虽然发病原因各异,但最终都体现在对盆底神经、肌肉、结缔组织的损伤。”林超琴主任介绍,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薄弱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及功能异常。主要症状为阴道口组织物脱出,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影响妇女生命质量的常见疾病。
“比如很多女性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支撑子宫的各种韧带组织过度伸展或撕裂损伤;生产时胎儿通过产道,使得膀胱、子宫等组织的肌膜受伤,弹性受损,尿道松弛而失去应有的功能。导致产妇在大笑、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容易出现尿失禁。盆底肌的功能障碍会导致腹压的异常改变,重力线前移,腰椎前突而腰背部的受力越来越大,肌肉也越来越紧张。产后若再出现恶露无法顺畅排出的情况,痛感会更加明显。”林超琴主任提醒,长时间的尿失禁产生异味感会让女性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甚至出现“自闭症”、“社交癌”。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不仅影响夫妻生活,暴露在外的宫颈和阴道黏膜长期与衣裤摩擦而出现溃烂、出血甚至发生更严重的疾病。如果出现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盆底专科医生将根据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quantitation, POP- Q)分度法记录POP的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林超琴主任介绍,POP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对于所有的POP患者都是应该首先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用于有症状的轻度脱垂患者、希望保留生育功能、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不愿意手术治疗的重度脱垂患者。主要包括子宫托、盆底康复治疗和行为治疗。
子宫托是唯一特异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经济有效,多数患者使用后症状有明显改善。常见的子宫托有环形和牛角形。环形子宫托佩戴舒适、易于取戴、不影响性生活,应用最为广泛。牛角形子宫托常用于不能耐受环形子宫托的患者。但是有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阴道炎,严重的阴道溃疡和阴道异物,对子宫托材料过敏,不能确保随访的患者不能使用子宫托。
另外一种推荐的治疗方式是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PFME)即Kegel运动,方法简单,方便易行,其主要加强薄弱的盆底肌肉力量,肌力提高后盆底的支撑功能自然就增强。既可以有效预防POP的造访,也可以在它到来后有效改善脱垂症状。对于训练效果不满意者还可辅以生物反馈治疗或电刺激等方法来增强锻炼效果。POP的防治最高境界为一级防治,即未发生疾病前防控。妊娠和分娩是诱发盆腔脏器脱垂的高危因素之一,围产期药物及手术治疗条件不适宜,选择凯格尔(Kegel)训练不需要特殊的机械,堪称“绿色”。在围产期密切关注并期间适时介入Kegel训练及指导康复肌电训练等,对预防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有重要意义。
林超琴主任提醒所有POP患者,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避免经常负重,如果遇到不可避免的情形,应该采取正确的姿势,即弯曲膝盖背部挺直,规律排空膀胱,改善排便习惯,减轻体重等。有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保守治疗无效的POP,可考虑手术治疗,拟定个体化治疗手术方式。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