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空腹采血如何“空”?很多人都做错了!

2024-03-04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到医院抽血检查时,很多项目都会提示要“空腹”。这是为什么呢?空腹到底要怎么正确地“空”呢?是不是“饿”的时间越长,检验结果越“准确”呢?一起来听听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杨滨主任的解答。


为什么要在早晨空腹抽血


杨滨主任说,临床生化检查常常需要在早晨采集空腹血,这是因为正常人血液中的生物化学成分的含量,除了受到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差别外,血液成分还受运动、饮食、精神、用药等因素的影响。


前一天晚间进食后到第二天清晨,空腹时长达十小时以上,体内的各种物质往往达到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由进食造成的影响因素对血液成分能降到最低,这个时候抽血检测,方可得到相对稳定、准确的结果。


如果在进食后采血,因为受到所进食物成分的影响,血液中会出现血糖、血脂、电解质(如钾、钠、氯、钙、磷)等浓度升高,所测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血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浓度。特别是在进食高脂肪的食物后,可能引起血液中短暂性的乳糜微粒升高导致高脂血症,影响检验结果。所以有些临床化验以早晨采集空腹血检查为宜。


空腹采血宜安排在上午7:00~9:00,要求至少禁食8小时,以12~14小时为宜,但不建议超过16小时。因为空腹超过16小时,会由于过度饥饿,导致血清各种蛋白浓度明显下降,并且在体内激素调节作用下,使糖代谢指标发生变化,不能反映平时的水平。同时,空腹期间可少量饮水(50~100ml),以不感觉口渴为宜,但不能饮用茶水、咖啡等饮料。


不同的项目,空腹采血要求也不同


1.血糖:测空腹血糖应禁食8至12小时。如早上7点要空腹抽查血糖,则前一天晚上10点之后不宜再进食点心、水果或饮料。慢性病患者最好不要擅自停药,糖尿病患者监测空腹血糖前不应服用降糖药物。


2.肝功能:因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肝功异常,抽血前3天内,不宜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此外,抽血前24小时内不宜饮酒,否则可能引起肝脏转氨酶的升高。


3.肾功能:抽血前3天,不宜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因为蛋白质经肾脏排泄,在大量蛋白摄入后,代谢产物来不及经肾脏排泄,在血液中的含量将明显增加,导致反映肾功能的指标如尿素氮、肌酐的升高。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