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节奏的生活
无处不在的压力
和不规律的饮食作息
就像一把无形的剑
时刻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血压升高就是最常见的情况之一
当你第一次发现自己血压飙高的时候
该怎么办——
首先,要确认血压测量是否准确
● 测量血压时,推荐使用上臂式血压计。在购买血压计时,注意袖带的大小应与上臂围匹配。
● 测量前半小时不宜运动、吸烟、饮用浓茶和咖啡等;测量血压前要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若感到尿急先排尿再测量。
● 测量时袖带的中点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袖带的下缘在肘窝以上2横指左右。
● 家庭监测血压时,第一次测量的结果影响因素较多,通常不作为血压的读数,建议每次测量2-3次,每次间隔1分钟。若只是第一次测量血压升高,第二、三次血压正常,那就有可能是测量误差,不属于血压升高,不用太过紧张。
如果确认血压测量无误后,应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测量前失眠、紧张、激动、感冒等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初次发现血压升高不一定就是高血压,如果您发现血压升高,应多次 自测家庭血压,或前往医院完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
高血压的诊断需满足非同日3次以上诊室收缩压大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90mmHg。与诊室血压相对应,家庭自测血压标准以及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都有所不同。
如家庭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只有诊室血压升高,则为“白大衣高血压”现象,通俗地说,可能是与测量时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精神紧张有关。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类人群的高血压诊断是不成立的,也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监测血压变化。
确诊为高血压后应明确高血压的类型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其中,继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0%,常由某些特定病因引起,去除病因后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肾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肾上腺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和大动脉缩窄等,可通过血生化、血激素、尿常规、睡眠呼吸监测、泌尿系彩超、肾上腺影像学和四肢动脉血压来协助判断。
初次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都应来医院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尤其对于年轻发病、无高血压家族史、血压难控制和血压波动大的患者,更应注意继发性高血压可能,避免出现心脑肾和血管的损害。
确诊高血压后,应做哪些必要的检查
长期血压升高,会对我们的心、脑、血管、肾和眼底等造成严重损害,严重时可出现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风、肾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外周血管闭塞等。
因此,高血压一旦确诊,就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全面评估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包括血肌酐、尿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与肌酐比值、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动脉弹性检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同时,也必须对其他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如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等。
高血压的治疗
虽然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但却是可防可控的疾病,规律治疗预后良好。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都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干预,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不吸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心理平衡和管理睡眠等。
药物治疗
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个体化的血压水平和总体心血管风险,患者应该在心血管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开始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切勿自行停药。
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压,推荐患者携带家庭监测血压记录就诊,以便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降压方案。 以下家庭血压监测记录表可供参考:
器械治疗
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器械治疗方法,对于排除继发病因、药物难以控制血压的心血管高风险患者以及药物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接受RDN治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难治性高血压中心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施行RDN术示意图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张海琳/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科主任 林金秀/审
来源:健康福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