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今年74岁的王老伯(化名),因为吞咽困难,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鳞癌。转诊到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医生评估为食管癌处于中期,建议手术。然而,在复查胃镜后,医生又发现王老伯同时合并贲门腺癌;此外,肝脏核磁共振检查还提示原发性肝胆管细胞癌,同时侵犯血管。
也就是说,王老伯同时患了三种原发癌,而且都是恶性肿瘤。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一人同时合并三种原发癌
世界罕见
据介绍,发现王老伯同时患这三种原发癌后,省立医院胸外科陈文树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赵力澜博士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没有相关报道。
“雪上加霜的是,王老伯还合并了严重的冠脉狭窄,围手术期有可能导致心梗发作,危及生命。”陈文树副主任医师介绍,王老伯的三种原发癌,如果拆分开来,每个手术都是外科中难度最高的四级手术,同时又合并冠心病,以往也没有相关的治疗方案可供参考。
看着这些检查结果,王老伯一家心里也无比焦急:“大夫,还能做手术吗?如果不做手术可怎么办呀?”陈文树医生轻声安慰:“别担心,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制定一个最佳治疗方案。”
随后,胸外科主任潘小杰教授和肝胆胰外科主任田毅峰教授的牵头下,联合肿瘤内科、介入科、麻醉科、外科ICU、心内科等专家,启动多学科会诊(MDT)。
据介绍,王老伯的手术方案可以有三种:①三个原发癌同期处理;②先行肝胆管细胞癌手术,再延期进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③先处理食管癌和贲门癌,后期再切除肝胆管细胞癌。然而,分期手术对王老伯不仅会导致严重的创伤,而且也加大了后续的手术难度,更有可能在手术的间歇期出现肿瘤进展,导致后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同时,食管癌已出现梗阻症状,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尽管手术难度极大,但通过多学科合作,有机会同时完成三种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治疗,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当陈文树主任把治疗方案详细解释后,王老伯和家人都表示放手一搏,决心同期手术治疗。
双镜联合
8个小时切除三种肿瘤
经过围手术期精心准备,2023年12月10日,陈文树副主任医师联合肝胆胰外科陈实教授为王老伯进行“双镜联合”手术。手术采用“先腹后胸”的策略,先由陈实教授施行腹腔镜下左半肝胆管癌扩大根治术,充分暴露空间后,陈文树进一步完成右进胸翻身三切口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食管-胃左颈吻合术。
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及肝胆外科联合手术团队手术中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由预估的12小时缩短到不足8个小时。在两位主刀医生的精准解剖下,手术创面几乎做到无血化,术前担心的心梗发作并未发生。在根治肿瘤的同时,还为王老伯重建了消化道,并获得满意的效果。
术后,王老伯恢复顺利,术后第2天下地走路,术后1周恢复进食,术后10天康复出院。一次同期微创手术,同时解决食管癌、贲门癌及肝胆管细胞癌三大恶性肿瘤,无论从疗效上,还是经济上,王老伯及家人都感到非常满意。出院时,王老伯眼含热泪,连声道谢。
患者及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王老伯能够得到如此好的治疗效果,主要得益于福建省立医院倡导的多学科会诊(MDT)机制,同时也得益于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
一人为何会患三种原发癌?
或与基因突变有关
“目前,多原发癌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了。” 省立医院胸外科陈文树副主任医师介绍,这可能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医疗检查手段的进步相关。不过,同时得三种癌的患者很少见。
“或与基因突变有关,也可能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陈医生介绍,学术上有一种被称为“李-佛美尼综合征”的遗传易感性肿瘤综合征,发病年龄早,肿瘤发生率高,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1/20000。另一方面,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也是多原发癌的重要因素。人体细胞在每天的新陈代谢中,有的可能死掉,有的可能出错变成癌细胞。这就需要免疫系统正常工作,像警察那样抓坏人那样,及时清除这些癌细胞。如果免疫系统出现故障,不干活了,癌细胞就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癌症。
因此,陈文树医生提醒大家,早诊早治是肿瘤防治的最重要策略。多数肿瘤在早期阶段是没有症状的,一旦出现症状,很多肿瘤已处于进展期,甚至晚期。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得到解决。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药物的推成出新,即使是晚期肿瘤,只要积极治疗,也能够得到不错的效果。
陈文树医生提醒广大市民,防癌治癌,要规律生活、注意调节免疫力,晚期恶性肿瘤和多原发癌,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许多仍有治愈希望。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