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立春至,养生这样做!

2024-02-04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记者 胡婷婷


今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之后,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黄汐医师分享立春“养生经”:自然界中肝属木,与春之气相应,故春季养生重在养肝。

 

1、早睡早起,养阳护肝

 

春天人体气血需舒展畅通,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应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这样凌晨1-3时可以进入深睡眠状态,这个时间段,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段;起床以早上6-7点为佳,以利于阳气生发。早起后也可到户外散散步,伸展身体,放松身心,预防春困。

 

2、乍暖还寒, 春捂防寒

 

立春时节冬春之交, 天气乍寒乍暖, 昼夜温差较大。此时, 由于人体阳气开始向外宣发,皮肤毛孔舒张开放,御寒能力减弱,最易感受风寒, 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所以不提倡马上脱去冬装, 年老体弱者换装更要谨慎, 不可骤减, 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

 

衣着上可以主张“下厚上薄”,还可以准备一件可以随时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时穿一件外套, 注意保暖, 中午气温升高, 感觉到热的时候, 再脱掉外套, 晚上再穿上, 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外寒入侵, 预防感冒。

 

此外,初春的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以避免各种春季疾病的发生。一般上午8时左右,空气质量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

 

3、增辛减酸,多甘少咸

 

立春后肝脏主令。饮食五味中辛味能行能散, 有助于把人体的阳气输布到周身头面;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 春季应该顺应自然阳气生发之势, 增辛少酸, 有助于阳气生长并驱散寒邪,宜吃辛甘发散的食物,如豆豉、葱、姜、韭菜、荠菜、青菜、萝卜及虾仁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还要常食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燕麦、南瓜、扁豆、山楂、柑橘、桂圆、银耳等平肝之品;少吃一些酸敛、酸收的食物, 如螃蟹、海鱼、葡萄、李子、石榴、柿子等,避免阳气升发不足,郁结在内,导致身体出现问题。但此时也应避免进食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辣椒及油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4、情志调畅,忌怒戒忧

 

五行上春属木,与肝相应。肝脏主疏泄,调畅气机,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 要力戒暴怒, 更忌情怀忧郁, 做到心胸开阔, 乐观向上, 保持心境恬愉。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 借阳气上升, 万物萌生, 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 通过适当的调摄, 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 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5、户外运动,踏青迎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生重点养阳,而养阳的关键在于“动”,切忌“静”。立春时节,人们应该多去户外运动、踏青、晒太阳,使阳气得以宣达,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运动时以微微出汗为好,选取节奏和缓的运动,切忌过量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可采取伸懒腰、散步、慢跑、登山、做操、踢毽子等,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但晨练不宜太早,以太阳出来之后为佳。

 

6、按摩导引,经络养生

 

春季经络养生可在肝经、胆经和背部膀胱经的整条经络上进行揉、拔、推拿和刮痧, 并在重点穴位肝俞、胆俞、太冲、章门、期门等穴位进行拔罐和艾灸,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达到未病先防、春季养肝的目的。也可以挂香囊起到芳香避秽、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作用。将羌活、柴胡、大黄、苍术、细辛、吴茱萸各3克,研成细末,装入布袋内,挂佩在胸前,时时闻之。还可练习“叠掌按髀式”导引,通过耸肩向上与两掌按髀(大腿)向下的动作,使身体上下对拔拉伸,状如汉字“立”的样子,可以帮助放松头、颈、肩、臂等部位的肌肉,增加筋骨、肌肉功能,有效预防和缓解颈肩不适。


推荐药膳:


紫苏白萝卜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约300克),白萝卜1个,鲜紫苏叶10克,葱1条,生姜3片,食盐适量。

做法:鲫鱼洗净打花刀,白萝卜去皮、切丝,葱切段,姜切片,紫苏叶切碎;将鲫鱼煎至两面呈黄色,加入白萝卜、姜和适量清水,小火煮沸再煮15分钟左右,加入葱段、紫苏叶煮沸即关火,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行气化痰,散寒止咳,消食和胃,初春时节食用有助解春困。


山药枸杞排骨汤


材料:排骨200克,山药20克,枸杞20克,红枣(去核)15克,生姜3片。

做法:排骨洗净后砍块焯水,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改小火煮60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补肝养血。


推荐茶饮:


杞菊养肝乌龙茶


材料:菊花适量、枸杞20克、乌龙茶5克。

做法:开水冲泡,加盖稍泡片刻后即可饮用。

功效:滋补肝肾、疏风明目。


石斛桑葚杞菊茶


材料:杭白菊3-5朵,陈皮丝3克,石斛3粒,桑葚5克,枸杞子3克。

烹调:将上料加适量沸水焗泡5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养肝明目,滋阴润燥。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