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宝珍
记忆力不断减退,反应也越来越迟钝,最终连家人都认识……72岁的张阿姨备受阿尔茨海默病折磨。日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教授团队为其开展了“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LVA)联合颈动脉鞘减压手术”,这是我省首例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外科干预性手术。目前,张阿姨恢复良好。
药物控制“痴呆”无果,尝试新技术治疗
张阿姨今年72岁,从三年前开始,记忆力不断减退,反应也越来越迟钝。近半年来,疾病几乎剥夺了她所有的记忆—— 刚刚发生的事情,转身即忘; 走了几十年的回家路,悄然变得陌生; 甚至连家人的面孔,也难以辨认……张阿姨最终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在通过药物控制病情无果后,家人四处打听最新治疗方法。后来得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教授团队正在筹备开展一项新技术——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LVA)联合颈动脉鞘减压手术,这项技术被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国内已有报道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家人决定带张阿姨去试一试。
康德智教授团队联合多学科专家组成的MDT团队,通过充分的讨论分析,为张阿姨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11月28日,团队为张阿姨进行了“双侧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联合颈动脉鞘减压”,这也是福建省内首例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的外科干预性手术。
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开展 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福医附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林元相教授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的慢性、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以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障碍为主,如记忆力、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等认知功能的减退,以及出现暴躁易怒、自私多疑、被害妄想等人格和行为改变。
林教授表示,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传统主要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对于中重度患者,传统方法至今疗效仍旧欠佳。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医院开展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LVA),团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加入颈动脉鞘减压技术和颈内动脉去交感化技术。手术借助外科显微镜精良设备,使用肉眼几乎难以观察到的超细外科显微缝合线,顺利完成了患者的淋巴静脉吻合。
据相关文献,这一技术能够改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症状,术后1个月内多数中度以上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可观察到认知功能的改善。
手术后,张阿姨恢复良好。
科普多一点
手术原理是什么?
林相元教授介绍,人体的淋巴系统可以排除机体产生异常的蛋白。如果脑内淋巴系统阻塞,大脑产生的异常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等)则无法排除并在颅内蓄积,从而使患者出现认知及精神障碍等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症状。
而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通过将堵塞的淋巴管与静脉相吻合,疏通淋巴系统→改善淋巴循环→降低颅内淋巴回流压力→清除脑内蓄积的垃圾蛋白,从而缓解甚至逆转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面的重大突破。这一手术具有微创、手术风险小等优点。目前国内正逐步开展。
颈部小切口设计
同时实施颈动脉鞘减压时,可以达到去除颈内动脉周围交感神经,改善脑部微循环血供,降低颈内静脉压力,促进脑组织静脉回流的作用。
编辑:戴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