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宝珍
11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冬”。
俗话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立冬过后,不仅要注意防寒保暖,还可以适当进补强身。立冬在古代社会也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不少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福州也有“入冬日补冬”的传统。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魏萍提醒大家,立冬时节要调理要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养生保健以润燥养阴、护阳补肾为重点。
头暖、背暖、脚暖,立冬过后“保三暖”
“立冬后,人体阳气潜藏于内,温煦机体能力下降,更容易感受寒冷而诱发疾病。”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魏萍表示,立冬之后有早晚冷、中午暖的特点,因此更应注意防寒保暖,做到“保三暖”,即头暖、背暖、脚暖。
早晚外出时,可以戴围巾、帽子,穿立领装;中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到户外晒太阳,做些轻松平缓的运动,比如八段锦、太极拳,以身体发热、微微汗出为度。运动后不要吹冷风,应擦去汗水并及时更换衣服。晚上可以泡泡脚,水温以40-45℃为宜,水要淹没脚踝,每次浸泡15-20分钟,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可以适当加些红花、艾叶、当归等中药以温阳祛寒。
呼吸道疾病多发,多睡眠、食温润、志安和
立冬后,呼吸道疾病也进入高发期。魏萍认为,预防呼吸道疾病,注重个人卫生习惯是关键,做到勤洗手、掩口鼻、少聚集、常通风,体质比较弱的,可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玉屏风散来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另外,老人、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除此之外,立冬养生还应注重多睡眠、食温润、志安和这三个要点。”魏萍表示,立冬后昼短夜长,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晚上10点半前上床睡觉,早上待天亮后再起床,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在饮食上,魏萍医生建议适当多吃鸡、鸭、鱼、肉等甘温之品。同时,冬季干燥,宜多喝温水,山药、百合、银耳、萝卜等应季果蔬,少吃寒凉、辛辣刺激的食物。
精神情绪上,要保持安静平和,避免过度兴奋和情绪波动,防止扰动阳气。
入冬日补冬,多食黑色料理益肾气
民间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民谚。 立冬时节,福州也有“补冬”的传统,会食用一些温热滋补的食物,如羊肉煲、姜母鸭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此外,福州的一些庙宇会在立冬举行祈福仪式,人们祈求在冬季里平安顺遂、风调雨顺。还有一些家庭会在立冬这天打扫房屋,整理衣物,为迎接冬天做好准备,寓意着以整洁的环境迎接新的季节。
魏萍医生介绍,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分别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并分别以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所代表。“肾主冬”,因而冬季养生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故以食“黑”为补。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等,都是秋冬之交养肾补虚之佳品。
魏医生特别推荐一款“五物黑发饮”
【材料】黑豆50克,黑芝麻30克,黑米20克,碎核桃仁10克,去核红枣1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所有材料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水打成浓浆,然后把浓浆倒入锅中,使用中火,边煮边搅拌至煮开后加入适量冰糖,再煮3分钟即可。
【功效】补肾养血,乌发养颜。适合肾气不足,头发干枯易折、易脱或早生华发之人。
编辑:戴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