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老人弯腰驼背十余年,“精准截骨”后挺起脊梁!

2024-03-29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脊柱外科专家提醒:

老年人出现脊柱后凸,

要及时干预,

生活中避免久坐、弯腰、负重,

并适当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近日,泉港区总医院成功开展当地首例成人脊柱后凸胸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SO)矫形手术,手术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派业务副院长、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朱希田主刀完成,一名患有严重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伴椎管狭窄的老人重新挺直脊梁,恢复行走。


骨折术后日渐驼背,后凸角达52度


10余年前,家住泉港区的李阿姨(化名)因外伤接受了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一年后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从那以后,李阿姨逐渐出现胸背部隆起,随后“驼背”畸形越发明显,胸背挺直困难,坐立时常感胸腰背痛,双下肢渐渐行走无力。经卧床休息、吃止痛药等治疗后,症状仍无改善。1周前,李阿姨外伤后再次出现胸背部疼痛,剧烈难忍,只能卧床。


经亲友介绍,李阿姨被家人送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就诊。入院后,朱希田副主任医师为她详细检查,发现脊柱胸腰段存在严重后凸畸形。“后凸顶点位于第12胸椎,后凸角度达52度,正常为0度,且后凸较为僵硬。”朱希田医师介绍,“更为严重的是,在后凸顶点的第12胸椎椎板处,存在大量先前手术后遗留的畸形硬化骨,此处狭窄的骨性椎管明显压迫其中的脊髓神经,受压的脊髓因此出现损伤变性的信号改变,导致双下肢无力,此外在第10胸椎还存在新鲜的压缩性骨折。”


在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它脊柱疾病后,李阿姨被诊断为严重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胸12椎管狭窄和胸10椎体压缩性骨折,只有通过外科手术,才能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正常生理曲度,解除胸椎管狭窄。


椎体精准截骨,老人重新挺直脊梁


“这位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的角度较大,达52度,要完全矫正这种程度的后凸,需要将后凸顶点处的椎体进行截骨才能实现。”朱希田主任介绍,截骨的程度和区域要在术前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若有偏差可能影响矫形的效果;在术中截骨时,还要绕过脊髓,将其前方的椎体部分截除,截骨过程中不能损伤脊髓,同时要保护周围的胸腹腔脏器,是手术最大的难点。另外,由于先前的手术已较大改变了截骨区域的骨性结构,术中缺乏正常的解剖标志,使得椎体截骨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稍有不慎即可损伤脊髓神经。


随后,手术团队为李阿姨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和精准测量分析,制订完备的手术方案,决定从第12胸椎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SO)+全椎板扩大切除减压,同时行胸9椎体-第3腰椎内固定矫形。术中,朱希田带领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完成经椎弓根椎体截骨,顺利置钉,实现脊柱后凸畸形的完全矫直,恢复了脊柱的力线平衡,并且充分减压脊髓神经,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1周,李阿姨已经可以佩戴胸腰围坐立和下床活动,复查X线片和CT三维重建显示术前的脊柱后凸畸形已被完全矫正,截骨的第12胸椎形态结构稳定,下肢力气也较术前明显改善。随后办理出院。李阿姨及其家属对手术及相关治疗均满意。




中老年人长期驼背要重视,防止畸形进一步加重


朱希田副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脊柱退行性后凸畸形发病率逐渐增高,病因与椎间盘退变、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塌陷、腰背伸肌萎缩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长期腰背部疼痛,明显驼背畸形,不能长时间坐立,行走或久坐时逐步变成身体屈曲的姿势。该病病程较长,多持续进展,不仅因腰痛或直立困难影响生活质量,还常因继发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导致下肢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


对于轻度脊柱后凸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如生活中避免久坐、弯腰、负重,积极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于后凸畸形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合并严重椎间盘突出压迫椎管内神经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对于缓解腰背部疼痛、重建躯干平衡、恢复脊柱正常的支撑功能有积极的意义。


朱希田脊柱外科团队在为退变脊柱后凸的患者矫形手术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