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胡婷婷
“我子宫都切除10多年了,怎么还会得宫颈癌?”55岁的陈女士近日被查出宫颈残端癌,心情十分沮丧,百思不得不解,幸亏发现得早,目前已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顺利完成手术。
专家提醒,宫颈残端癌是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残留的宫颈部分发生癌变,其发病率仅为0.11%~0.9%,发病率虽低,但不容忽视。
子宫切除 便以为“高枕无忧”
原来,陈女士在10多年前查出子宫肌瘤,当时就诊的医院为其施行了次全子宫切除术,也就是只切除子宫体,保留子宫颈,手术顺利,且术后恢复良好,陈女士顺利出院。
医生曾特别嘱咐陈女士术后要定期返院复查,可陈女士却认为顺利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了,便也没放在心上,加上这些年身体并未出现不适症状,渐渐地就把复查的事情抛到脑后……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多年后宫颈竟然癌变了!
一个月前,陈女士在同房后出现阴道出血症状,这才引起了警惕,加之她想起术后医生曾叮嘱她务必复查的事,心里感到后怕,便立即前往当地医院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TCT)和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果不其然,检查结果提示异常,医生建议陈女士进一步做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锥切术,最终病理确诊为宫颈残端鳞状细胞癌。
一听是癌,陈女士彻底慌了!怎么会是癌呢?自己当年不是已经顺利手术且恢复良好了吗?其四处打听省内的妇科肿瘤专家,最终选择问诊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精准医学妇三科的吴齐斌副主任医师。
吴齐斌副主任医师仔细问诊并安排相关检查评估后,告知陈女士目前尚处于癌变早期,首先考虑手术治疗,根据术后病理情况再决定后续是否需要补充治疗。
但宫颈癌根治术属于妇科高难度手术之一,且陈女士除了10多年前做过次全子宫切除术,23年前还曾做过剖宫产术,有多次盆腔手术史,存在多脏器粘连的可能,再加上绝经导致其子宫颈已经萎缩,这使得原本就复杂困难的宫颈癌手术难度大大增加。
国家级专家技术平移 积极造福广大妇女
此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为加快培养妇科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医疗技术及科研水平,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医疗服务,从广东柔性引进国家级妇科专家王沂峰教授。王沂峰教授来院参观交流当日,完成2台妇科恶性肿瘤教学手术,其中一台便是腹腔镜下宫颈残端癌手术,与王教授配台的吴齐斌副主任医师团队从中受益匪浅,术后反复复盘术中关键点,积极凝练成功经验。
基于陈女士的信任,吴齐斌副主任医师团队结合前期经验及专业判断,认为腹腔镜手术难度虽然相对较高,但具有放大效应、视野更清晰、创伤较小、恢复更快等优点,且陈女士病变尚处于早期,最终决定为其施行更为微创的腹腔镜下宫颈残端癌根治术。
尽管术中探查盆腔情况如术前预计的那样广泛粘连,但团队凭借精湛的手术技巧与默契的配合,仔细分离粘连,精细解剖,保证了手术顺利完成,整台手术出血不到100ml。
术后第二天,陈女士便能下床活动。更幸运的是,术后病理并未显示中高危因素,后续无需补充放化疗。出院前,吴主任再三叮嘱陈女士术后随访注意事项,并强调切勿再忽视复查的重要性。
宫颈残端癌发病率低 但不容忽视
吴齐斌副主任医师介绍, 宫颈残端癌是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残留的宫颈部分发生癌变,其发病率仅为0.11%~0.9%,发病率虽低但不容忽视。宫颈残端癌的治疗存在一定特殊性,因其子宫体已被切除,盆腔解剖关系发生改变,脏器间可能存在炎症粘连,因此手术治疗相当困难。
此外,并非所有宫颈残端癌患者都可以行宫颈残端癌根治术。对于早中期宫颈残端癌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而中晚期通常只能进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对身体的损伤更大。次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人因其子宫颈依然存在,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每年复查宫颈TCT或加查HPV,以便及早发现、处理宫颈癌前病变,最大程度避免宫颈残端癌的发生。
宫颈残端癌5年以上生存率为80-90%,越早发现预后越好,其临床症状与宫颈癌的临床症状相似,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流液,接触性阴道出血、腰酸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
吴齐斌副主任医师提醒,宫颈癌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切勿等到出现症状才就医,定期检查宫颈才是上上策,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此外,若因子宫肌瘤等妇科肿瘤疾病需要切除子宫,应遵从医嘱考虑施行全子宫切除术,以免日后发生残端宫颈癌。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