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福州一周花粉监测报告来了!近期注意风中的这些物质,容易……

2023-11-22 来源:原创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时间:2023.11.14~2023.11.20

花粉浓度:135粒/m³

日均浓度:19粒/m³

花粉趋势:本周花粉浓度为很低水平,较上周有上升。

主要致敏花粉:禾本科

监测地点:福建省立医院门诊楼


报告者:岳鑫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春天、夏天各种鲜花盛开,容易发生花粉过敏;而到了秋冬季,鲜花了,花粉过敏事情应该少了。是这样吗?一起来听听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陈婷主任医师怎么说。


花粉过敏“罪魁祸首” ,其实是树和草


“花粉过敏性疾病的确有季节性发作规律。”陈婷主任说,比如3-6月,各类植物逐渐盛开花朵进行授粉,花粉过敏者接触到花粉,就可能会发生过敏,病情发生变化;到了9、10月,是不少植物的花粉成熟期,如蒿属、向日葵、蓖麻等,成熟的花粉颗粒随风飘散在空气中,花粉过敏者此时也容易出现不适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引起过敏的花粉,并不是常见的观赏花卉的花粉,而是气传树木花粉和草花粉。这可能因为,鲜花可以吸引蜜蜂等昆虫帮助它们授粉,而树类、杂草类植物的花粉,主要通过风来传播。它们的花粉在风的作用下,会飘到人身边,引起过敏反应。特别是生长在城郊、山区、河沟、路旁和荒地上杂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花朵细小,花粉产量非常大,播散持续时间长,因而更容易导致过敏的发生。


禾本科植物随处可见


陈婷还介绍,从团队监测来看,近期福州城市上空的主要致敏花粉是禾本科。禾本科是个大科,有700属,近10000种,分布广泛。我国的禾本科有200余属,超过1500种,包括我们大部分粮食作物,如麦子、稻子、谷子、玉米等等,以及身边常常见到的身边常常见到的杂草等。福建常见的禾本科植物也非常多,狗尾巴草、马尼拉草、蒲苇、芒等等,都随处可见。



建议:花粉浓度较高时段,户外活动戴帽子、口罩


陈婷主任介绍,花粉症就是指花粉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等一系列季节性皮肤粘膜症状,比如鼻痒、鼻塞、流鼻涕、揉眼睛、结膜水肿充血、皮肤瘙痒等,严重者可诱发哮喘。


建议花粉过敏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容易过敏的物质,在一天当中,上午10点~下午5点,是花粉浓度较高时段,尽量避免去有许多树木和花朵的公园或田野。户外活动可以戴帽子、口罩等进行防护,回家后及时换衣服,以免出现过敏的情况。


指导专家


陈婷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导

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行政负责人

福建省立医院过敏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分会嗓音学组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促进会胃食管反流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