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
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糖尿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怎么做才能远离糖尿病?
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大姐的故事
看看大家有没有踩中她的“坑”
不久前,
51岁的金大姐
餐后血糖突然窜到19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正常值少于7.8mmol/L)。
经查,
金大姐血糖“爆表”,
医生说,
金大姐太典型了,
每个糖尿病治疗的“坑”
几乎都踩中了。
为了哺乳狂喝汤
虽有运动但不忌口
原本,
金大姐的身体没那么多毛病。
直到36岁生完孩子,
为能坚持母乳喂养,
天天
鸡汤、鸭汤、排骨汤……
产后8个月断奶时,
金大姐的体重不仅没瘦
血糖还升高了
金大姐给家人做的团圆餐
“那时,也没人告诉我是糖尿病,更没说要吃药。”金大姐很委屈。为了把血糖值降下来,金大姐每天坚持早餐吃粗粮,晚饭后开始走路,一走就是1个小时,下雨天就撑着伞走。
在“部分规律”的生活背后,
金大姐也有自己的“放纵”。
喜欢自己做点好吃的
包子、拌面、粉干,
荔枝肉、糖醋排骨
……
孩子吃不完的,
金大姐舍不得丢,
自己又成了食物“回收站”
五年过去,
金大姐的空腹血糖
非但不减反增。
王林曦医生:
饮食不均衡是诱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这位病人其实是有意识地运动,饮食不节制,不利于控糖。
此外,对于首次检测出血糖异常的病人,医生需要认真对待,腾出更多时间对她进行健康教育,不能让患者失去延缓糖尿病发生的机会。
血糖一降就停药
手麻得睡不着
此前
医生给金大姐开了
降糖药叮嘱她按时服用。
但她觉得药效太足了,
血糖一降就停药,
血糖一升再去医院开药,
服药后又出现低血糖。
断断续续服药5年后,金大姐开始出现手麻的症状,晚上睡觉时麻得没地方放,心脏一阵一阵撕裂般的疼痛。
王林曦医生:
糖尿病对人体最大的影响就是并发症,而药物就像大坝,可以阻止上涨的洪水(血糖)侵犯村庄(身体),前提是这个大坝要始终高于水位。
如果降糖药的效果太“猛”以至于出现低血糖,可以在医生建议下减药或调整药物种类,并保持血糖监测,切忌随便停药。
排斥西药信中药
每餐吃的药用碗装
有天
金大姐听邻居说,
中药可以治糖尿病,
且不用一辈子服药,
干脆把西药停掉,
开始喝中药。
喝了1个月,
空腹血糖飙升到19mmol/L。
(高于正常值2.4倍多)
王林曦医生:
目前主流的降糖药仍是以西药为主,遵医嘱服用,可以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辅助降糖的作用,但要在中医师辨证后服用。
市面上一些宣扬能降糖的所谓“中药”并非纯中药,往往添加了西药,再加上患者自行增加药物剂量,容易出现低血糖昏迷。
写在最后:
好好看病,控制住血糖不是问题
经过住院治疗,
目前金大姐的血糖已控制稳定。
最后希望大家
都没有踩中上面这些“坑”
金大姐的遭遇非常普遍,目前在中国,糖尿病治疗的达标率很低,50%左右的人控糖都没有达标。
王林曦医生说,大多数在成为一个合格的患者之前都要跳进很多“坑”。医生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填平患者前进路上的“坑”。“好好看病”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其实里头不仅要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还要树立正确的就医心理。
王林曦在看诊
管住嘴
迈开腿
合理饮食
科学运动
远离糖尿病
来源:福建卫生报、八闽生育关怀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