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厦门市计生协会积极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要求,擦亮“红帆领航 健康同行”品牌,围绕“生育支持与家庭健康”,融合卫健、教育等理事单位资源,聚焦“一小一青一老一特一困”,开启改革转型创新发展新模式,在宣传教育、家庭健康促进、推动计生家庭帮扶项目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01
转型发展
筑牢组织网络 实现服务提质增效
厦门市计生协会成立于1984年,随着生育政策的变化,工作重心发生巨大转变。近年来,厦门市计生协会不断完善生育服务和家庭健康促进体系,以党建引领推进计生协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厦门市计生协会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组织保障进一步强化。
在厦门市计生协会的组织领导下,厦门市已建立市、区、镇(街、场)、村(居)、小组“五级联动”的计生协会组织网络,现有计生协会组织1301个、计生协会小组长5982名,“金色阳光”志愿者1.9万名,同时整合卫生健康单位、教育、托育机构、社会组织等资源,构建起“协会牵头、多方参与、资源共享、队伍专业、阵地完善、信息畅通、活动经常、内容丰富”的“互联网+优生优育指导+家庭健康促进”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服务指导平台,实现计生协会转型服务提质增效。
02
整合资源
做优特色品牌 构建新的服务模式
“走,我们看牙去!”不少参加卓亚口腔医院“向日葵亲子小屋”举办的“小牙医活动”的孩子们,意识到培养口腔预防的重要性,自发要求家长带他们看牙。
这家“向日葵亲子小屋”是由厦门市计生协会、湖里区计生协会、湖里区图书馆联合卓亚口腔医院共同打造的“医育学”一体化新模式,打造儿童早期发展综合指导服务平台。这样的“向日葵亲子小屋”在厦门市已建成40个,成为深受群众喜欢的特色品牌。
厦门市计生协会将服务阵地建在托育机构、村居、企业等,建成“优生优育指导基地”8个,融合协会队伍、卫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定期开展科学育儿讲座、亲子活动、优生优育云课堂等活动,助力厦门成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
人口发展是国之大者,厦门市计生协会积极倡导新时代婚育文化,在全市7400多台地铁电视及1200多台楼宇电梯电视以及腾讯微信朋友圈,以政务广告方式发布婚育文化动画短片,投放期间每天服务80多万人次,帮助青年树立正确婚育观、家庭观,获评中国计生协会新时代婚育文化试点单位。
03
完善体系
聚焦家庭健康 助力健康厦门建设
厦门市计生协会以“红帆领航·健康同行”党建品牌联盟引领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体系化建设,成立全市家庭健康促进组织领导机构,推动建设市、区、镇(街)三级家庭健康服务阵地,联合市卫健委机关党委、厦门国贸健康科技公司等单位筹建厦门市家庭健康服务中心,目前,全市6个区各建成1个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培育2400多名村(居)家庭健康指导员,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举办“好家风·健康行”活动300多场,让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青春健康课程,帮助我们解决了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困惑,太有意义了。”听了青春健康课程,很多家长发出感慨。在青春健康服务方面,厦门市已建立“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成长之道、高校同伴教育和家长沟通之道教育”三位一体模式,实现全市18所高校青春健康工作全覆盖,其中,厦门大学等10所高校成为全国青春健康项目点。
2023年,厦门市计生协会联合多部门先后开展了寻找福建省“健康家庭”示范户、“红帆领航·健康同行——医疗健康服务下基层”活动,进一步深化家庭健康服务,助力健康厦门建设。
04
强化保障
深化计生帮扶 服务民生温暖民心
因一场意外成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的林先生,曾将自己封闭家中。后来,在同安区“暖心家园”计生协会志愿者的陪伴中,在和经历相同的老人聊天慰藉下,他的心又热了起来。如今,他主动成为“金色阳光志愿者”,热心为“暖心家园”的同伴服务。
“暖心家园”是厦门市计生协会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搭建的温暖家园。目前全市已建成11个,开展“5+N”关怀活动超过400场次、服务帮扶对象超万人,用“润物细无声”的温暖,抚慰受伤的失独父母们。
各区在“暖心家园”的建设中,探索形成特色服务做法。其中,湖里区“爱香满溢·携手同行”金色阳光暖心厨房志愿服务项目在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赛(决赛)中荣获铜奖。
2023年,全市各级计生协会继续把计生家庭帮扶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城乡民生保障,惠民生,暖民心。
为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增强应对风险能力,厦门市全面开展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厦门市计生协会推动计生保险服务不断精细化,在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开通“政务+资讯”服务功能,让参保家庭可以线上查看和办理部分投保业务。
为帮扶更多计生困难家庭,厦门市计生协会还精准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幸福工程、金秋助学、农村计生帮扶、紧急救助等项目,惠及群众近百万人次。
来源:厦门市计生协、厦门晚报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