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14岁少年患“腰突”,把行军床搬进了教室!

2023-11-11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专家: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或与青春期椎间盘发育不良有关,

需要引起重视


福州一名14岁的少年,小小年纪却因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在教室后排支起个行军床,趴着听课。然而,这并没有帮助他缓解症状,还因缺乏运动,小腿长了血栓。日前,小阳前往福州市二总医院脊柱外科手术后,可以重新坐回课桌正常学习。


骨科专家表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与椎间盘发育及柔韧性欠缺有关,因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与成人患者有明显区别,易延误诊断。


14岁少年“腰突”,趴着上课一个月


14岁的小阳(化名)就读于永泰一所中学。前几个月开始,他就总感觉腰疼。后来腰疼不明显了,一条腿却又疼又麻,走路一瘸一拐,就连每周一的晨会,站久一会儿都吃不消。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阳在教室趴着听课


患了“腰突”需要多卧床休息,为此,小阳的妈妈除了给他各种外用药,还在教室后排为他搭起了行军床,让他趴着听课。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小阳腰痛的症状不仅没好转,由于缺乏运动,小腿血管还长了血栓。


小阳的检查片子


前几天,小阳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福州市二总医院脊柱外科刘少强副主任医师就诊,经过核磁共振等检查,发现腰L5-S1处,突出的椎间盘已经压迫到了神经,需要手术处理。


福州市二总医院脊柱外科刘少强医生在为小强手术


随后,刘少强医生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为小阳手术治疗,在他腰部一侧开了两个0.8cm的小切口,借助内镜,摘除了突出的椎间盘髓。手术时间不到1小时,术中出血量仅为5ml。术后第二天,小阳就开始下床活动,一想到马上能坐在座位上听课,还能和同学一起打球,他开心得不得了。


青少年患“腰突”,或与柔韧性欠缺有关


据悉,刘少强医生已接诊不少十几岁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他通过分析90多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数据发现,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骶部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外伤因素、脊柱矢状面形态等相关,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可能和青春发育期提前,椎间盘的发育及柔韧性欠缺有关。学习压力增大、长时间坐姿固定等不良习惯,会造成其腰部肌肉劳损,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易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刘主任强调,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于中青年,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为0.5-6.8%,尽管发病率较低,但因其临床表现与成人患者有明显区别,临床上易延误诊断,如诊治不当可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