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明日大寒,跟着福建中医这样养生!

2024-01-19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记者 胡婷婷


1月20日,正式进入大寒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连,因此大寒时节的养生,不仅要注意冬季养生“御寒养阳重收藏”的特点,还要注意疏泄肝气,为来年春天的升发做准备。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李奕祺副教授提醒,大寒节气的养生,应以“温肾养阳、顺时升发”为要。


养生上注意“收敛闭藏 顺时升发”


“冬季大自然阳气弱而阴气盛,人体之阳亦向内敛藏,使气充于体内而聚集。而经过一整个冬天的潜藏,到了大寒人体气机更易出现阻滞。”李奕祺副教授介绍,大寒节气作为最后一个节气,与来年立春相接续,在养生上不仅要注意“收敛闭藏”,还要注意“顺时升发”。


李奕祺副教授说,若大寒时节只重收藏而不适当疏肝气,则不利于来年肝木升发,肝气郁滞则出现胁肋部胀闷不舒、女性乳房胀痛,肝郁化火,则出现口苦口干。因此,要注意饮食,可以在温补的食物中,加入少量升散之品,亦可以通过导引、按摩的方式适当地疏泄肝气。


此外,自然界的阳气正逐渐复苏,但仍难与强盛的阴气抗衡,整体依旧呈现“阴盛阳衰”的态势,气温依旧很低,因此,“防寒保暖蓄阳气”是大寒时节的养生要点之一。平时应注意头颈部的保暖,骑车时应戴好帽子、系好围巾;除了增加衣物之外,还可以通过晨起慢走、睡前沐足等方式,激发阳气以温暖四肢。


饮食上注重“保阴潜阳”


李奕祺副教授介绍,进入大寒节气,天气愈发寒冷,人体对能量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自然界有“征鸟厉疾”以补冬抗寒,我们在饮食上也应遵循“保阴潜阳”的原则,重视血肉有情之品如羊肉、牛肉、鸡肉等的补充,以充养气血生化之源,否则机体耗损有余而化源不足,则易困薄无力,手足冰凉。与此同时,应少食生冷、黏腻之品,要防止过服温燥,损伤阴液。


【推荐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g,当归20g,生姜30g,食盐、黄酒、葱、胡椒粉等调料适量

【做法】

1.羊肉洗净切块,生姜洗净切片,当归洗净备用;

2.羊肉冷水下锅,大火烧开,除去浮沫,取出羊肉,放入砂锅加入原汤,加入生姜大火烧开,盖上锅盖,转小火慢炖2小时,加入当归慢炖15分钟;

3.服用前可以适当加入食盐、葱、胡椒粉等调料即可。


【推荐饮食】


虾仁韭菜鸡蛋饺子


【材料】韭菜500g,鸡蛋2枚,饺子皮50张,虾仁50个,料酒1匙,油盐适量


【做法】

1.韭菜摘洗切丁、虾仁洗净去虾线、焯水,鸡蛋中打入少许食盐,锅中炒香放凉备用;

2.待炒好的鸡蛋稍稍冷却后,倒入切好的韭菜里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盐拌匀,制作成馅料;

3.取一张饺子皮,包入制作好的馅料和一颗虾仁,捏成饺子生坯。

4.饺子沸水煮熟或蒸熟即可。


海参芹菜粥


【材料】干海参50g,芹菜30g,大米100g,盐、姜丝适量

【做法】

1.干海参泡发,洗净切丁备用;大米洗净,水中浸泡30分钟;芹菜洗净后切末备用;

2.锅内加适量清水烧开,加入大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放入姜丝、海参丁和芹菜末煮熟,起锅时加盐调味即可。


【推荐沐足方】


【材料】制吴茱萸15g,肉桂3g,干姜10g,艾叶20g

【步骤】锅中加入1000ml水与上述药材,煮半小时,放凉至40℃左右即可泡脚。一次10-15min,3-5日一次为宜。

【适用人群】平日手足冰凉、畏寒喜暖、腰膝酸软或冷痛者。

【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应适当降低水温;

2.泡完脚后应缓缓将脚从足浴盆中抬起,不可过快。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