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新生儿出现这些现象,宝妈莫慌!

2023-12-27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记者 胡婷婷 通讯员 余海燕


很多女性在第一次做妈妈时,由于缺乏育儿知识,常常将孩子的某些特殊生理状态误认为疾病,忧心忡忡,慌乱投医。福建省永泰县城峰镇卫生院妇保科余海燕为大家介绍几种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状态,帮助年轻妈妈解除紧张心理,在护理宝宝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


1、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日出生,第4-6日最明显,足月儿多在生后7-10日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除黄疸外,小儿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大小便颜色正常。如果黄疸出现在生后第一天或2周还不消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那就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2、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生后几天由于吃奶少,排出胎粪和小便,又通过呼吸和皮肤蒸发水分,体重可能短时下降,医学上叫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大多在生后7-10天就能恢复到出生体重。如果下降很多或恢复得迟,就应请医生诊治。


3、新生儿脱皮


新生儿刚出生后皮肤皱巴巴的,过了两周,发现宝宝身上出现了蜕皮现象,尤其是胳膊、腿上、肚皮上和眼皮附近。这层蜕下来的皮是宝宝出生时附着在身上的胎脂,宝宝不断长大,不断新陈代谢,胎脂随着上皮细胞的脱落而脱落了。看到蜕皮,说明宝宝开始长身高了。


4、新生儿乳房肿胀和阴道流血


男女新生儿在生后5-7天,可见两侧乳房肿胀,甚至有少许乳汁分泌,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家长不必担忧,一般2-3周后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处理,更不可挤压,以免引起乳房感染。女婴在生后5-7天左右,会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称为“假月经”,持续1-2天自行恢复,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惊慌,也不需要治疗,但应注意会阴部的局部清洁卫生。上述现象均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但是如果出血量多就必须看医生。


5、新生儿长小白点


新生儿的鼻子、眼皮附近会出现一些小白点,这些白点叫做粟粒疹或者乳样斑,是宝宝出生时自带的,代表宝宝成熟了。爸爸妈妈不要去给挤压,一般一个月左右自然消退。


6、新生儿腹泻


新生儿刚出生几天会排出黑色的胎便,大约3天后便便慢慢变为绿色而后变黄。新生儿的主食就是母乳,母乳中乳清蛋白比较多,新生儿的正常便便是稀软的金黄色,每天排便次数也很多,6-8次甚至10次以上都有可能,不要误以为宝宝拉肚子。


7、新生儿溢奶


新生儿的胃是平的,胃入口处贲门的括约肌比较松弛,吃奶时,奶液不容易进入肠道,而会返回食道,从嘴中溢出来。所以喂奶后要注意拍嗝、不要立即放下宝宝。换尿布,裤子时动作应该不要过大,要轻柔。宝宝睡觉用的床铺稍微有个倾斜角度,并让宝宝的头部侧向一边,防止奶液倒吸,导致窒息。


8、新生儿惊吓


新生儿容易出现一惊一乍的现象,当外界环境中突然出现很大的声音时,宝宝会被吓得大哭不止。这是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造成的,宝宝睡觉时打好襁抱会改善这一问题。


9、“马牙”和“螳螂嘴”


新生儿在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俗称“马牙”,数周后可自然消退;两侧颊部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垫,有利于吸吮乳汁。均属正常现象,不可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余海燕介绍,以上这些都是新生儿生理现象,宝贝如果出现这些生理现象,宝妈不用太担心。但如果有其它方面的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