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通迅员 夏雨晴
舞蹈课上, 8岁的女孩小英(化名),正在欢快地旋转着。突然,她摔倒在地!没想到这一摔,竟让她在死亡边缘走了一遭。原来,小英得了急性脑梗死!
专家提醒,儿童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很低,容易被忽视;孩子出现走路走不稳,讲话讲不清楚、一侧肢体活动度减少等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送医。
据介绍,小英摔倒后,右手右脚变得软绵绵,头皮像是被蚂蚁爬过,嘴巴也不听使唤。家人和老师立即将她送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急诊抢救。医院组织了儿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联合会诊,最终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一种罕见于儿童但十分严重的疾病。
▲治疗前MRI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就是与死神赛跑,时间是关键。医护团队积极对小英实施抗凝治疗,防止脑血栓增大;实施抗炎治疗,减轻脑组织的损伤,改善脑循环,为小英受损的脑细胞提供营养。后期的康复训练帮助小英重获正常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英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最终好转康复出院。
当我们听到“脑梗死”,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年迈的长者,稚嫩的孩童怎会与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呢?
“儿童也有患上这一疾病的风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神经专业副主任医师施晓容介绍,儿童脑梗死往往是由于脑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使血流中断,导致供血区域脑组织不可逆的缺血坏死,产生的急性神经功能障碍持续超过24小时,且有影像学证据表明有梗死存在。儿童急性脑梗死发病率较低,约在2-13/10万。该病不仅可能导致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等,还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快速识别和多学科积极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施晓容提醒,当小孩一旦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活动度减少、言语不清、头晕头痛、面瘫等表现,家长就应高度重视。如果出现其中两种及以上症状时,家长要及时记录患儿出现症状的时间,同时以最快的速度送患儿就医。“时间就是大脑”,有些小朋友会被漏诊,错失最佳的救助时机。如出现相应症状,最好6个小时之内,最迟不要超过24个小时,就要送至医院就诊,时间越短,预后越好。
如何预防脑梗死?
1)消除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跌倒及外伤等
2)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脑梗死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
3)均衡饮食:确保孩子的饮食富含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
4)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加强锻炼、合理运动
5)情绪关注: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6)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遗传史的孩子,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编辑: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