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是阖家团圆、共享美酒佳肴的美好时光,但觥筹交错之时也将给肠胃带来不少的压力。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应该如何给自己的肠胃保驾护航呢?一起来听听福建省名中医柯晓主任医师的建议。
柯晓教授介绍,中医经典《素问·经脉别论》有“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精;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之句。意思是说,饮食从口传入,经胃的受纳、脾的运化而输布全身。如果不加节制地食肥甘厚味或辛辣生冷之物,过度饮浆、进食不洁、暴饮暴食等均可伤及脾胃,会出现脘腹胀闷疼痛、恶心呕吐、泛酸烧心、便秘腹泻等不适症状。
“为了保证大家春节期间肠胃健康,需慎食黏腻难化、酸冷硬辣、油腻重口之物,同时做到‘饮食六宜’。”柯晓教授说,“黏腻难化之物”常见的有糯米、粉干、粽子、竹笋、花生、年糕等粗纤维、质黏腻食物;.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物主要指辣椒、洋葱、肥肉、猪油、奶油、烧烤、油炸食品;以及浓茶、咖啡、酒精等易刺激胃肠粘膜的饮品。
饮食六宜 是指宜少宜精——不可过量、不可过饱,搭配均衡,种类丰富;宜鲜宜洁:新鲜、干净;宜软宜缓:细嚼慢咽、充分咀嚼。
新春佳节亲朋好友聚会多,难免会多饮多食,也可通过药膳茶饮来调脾胃。柯晓教授推荐了两个“方子”。
1.陈皮老白茶
陈皮10g、老白茶10g,加入适量清水,慢煮5-10分钟后饮用。
《本草经集注》言陈皮“下气,止呕咳...主脾不能消谷”,具健运脾胃、理气消导之功。中医认为白茶可清热、消积,其中以陈者为贵,老白茶较新白茶性更柔和,保健之效更佳,且现代研究发现老白茶富含多酚、儿茶素,可促进胃肠道蠕动。二者同煮共饮可健脾理气、消积化滞,适用于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口臭便秘等食积、酒伤之症。
注意:脾胃虚弱、胃酸分泌较多者慎饮。
2.山药薏米芡实粥
山药70g、芡实40g、薏苡仁50g、大米100g。薏苡仁、芡实洗净后,清水浸泡2小时将其放入锅中,加1500ml清水,大火煮开后调成文火煮30分钟,再加入大米、山药文火煮20分钟熬成粥。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山药补脾养胃,《神农本草经》言其可“益气力、长肌肉”。芡实气味甘平,功擅补脾涩精,与粳米煮粥可益精气。薏苡仁可健脾祛湿,亦为福建之道地药材,是福建人厨房常见的药食两用佳品。故山药薏米芡实粥具有健脾益气利湿之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等人群。
3.穴位按揉运脾胃
柯晓教授还建议,春节期间如果饮食不当出现腹胀、便秘、恶心欲呕等脾胃不适,但又苦于身旁无药,可以通过按揉中脘穴、足三里穴来临时缓解症状。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用手指轻轻按压穴位,产生酸胀感。每穴按压3分钟,交替按压,有和胃健脾、通调肠胃的功效。
延伸阅读
膳食八大准则
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膳食八大准则,即: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编辑: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