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五旬男子脑干出血深度昏迷!“机器人”闯禁区清除血肿,成功抢救!

2024-07-12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通讯员 林玲 叶忠兴


近日 ,泉州一名51岁的男子因突发脑干出血,陷入深度昏迷,自主呼吸消失,危在旦夕!家属不放弃,打听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陈春美团队对脑干出血治疗具有丰富经验,通过120救护车转诊至福州。在医生团队的努力下,患者成功救回,目前正在进行康复治疗中。


脑干出血,男子陷深度昏迷


男子转诊至二院后,医护人员通过急诊绿色通道为患者复查头颅CT后发现患者脑干出血约7ml,神经外科专家团队判断需立即手术,家属也表示出了强烈的手术意愿。在机器人辅助下,一场脑干血肿穿刺引流术随即展开。


陈春美教授在机器人辅助下进行手术操作


术中,手术团队无阻力抽取血肿5ml,术中头颅CT显示,引流管正中血肿靶心。术后,患者反应较前好转,自主呼吸恢复;术后第一天复查CT显示,引流管位置良好,血肿吸收。目前目前患者神志清楚,生命征平稳,可点头摇头示意,左侧肢体恢复良好,左上肢可遵嘱抓握动作。目前还在进一步康复治疗中。


目前患者左侧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可自主上抬


脑干素有“生命禁区”之称,内含许多重要神经中枢与血管,即使很小的脑干损伤都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综合各项因素,术中,由陈春美教授、林海主任领衔的神经外科团队在机器人导航下,根据术前头颅CT的数据分析结果,选择了最佳穿刺路径,精准定位,击中靶心,从而成功清除血肿。


“机器人”辅助,给更多脑干出血患者带来机会


陈春美教授介绍,脑干是心跳呼吸中枢,集中多种重要神经核团及神经纤维传导的密集区域,历来被神经外科医师当成手术禁区。

脑干出血是脑出血中最为严重及预后最差的类型,致死致残率极高。近年脑干出血发病年龄越发年轻化,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针对脑干出血有保守治疗、开颅血肿清除及定向穿刺引流等,各有优缺点。


手术机器人规划好手术入路


“随着时代的进步,迎来了手术的微创安全时代,其中‘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为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陈春美教授介绍说,机器人将手术计划系统、导航功能及辅助器械定位和操作系统融合于一体,能够便捷、快速、精准进行脑干出血微创治疗。它还能和颅内血管影像融合,可避开大血管分支,避免术中、术后脑内再出血。另外,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为神经功能康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介绍,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近两年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已陆续为众多颅内出血患者完成微创血肿清除手术、疑难颅内病变诊断等供了保障,术后患者多数恢复良好。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