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69岁的严先生(化名)近一年来饱受腿痛困扰。刚开始,只是在走远路之后,出现左腿疼痛,随着时间推移,不走路时也会左腿疼痛,并且左腿出现发凉、麻木的感觉。这严重影响了严先生的生活。
近日,无法忍受疼痛的严先生,慕名找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通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球囊扩张成形术,成功解决了腿脚疼痛、麻木的问题。
据介绍,医院血管介入治疗专家方主亭主任医师团队接诊后,考虑严先生腿疼的原因可能在于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通过进一步的CTA检查,证实严先生左下肢股浅动脉存在长段的狭窄闭塞。“如果肢体长期缺血、坏死,有截肢风险。”方主亭主任医师立即组织介入科进行讨论,为严先生制定了快速开通血管的微创治疗方案——左下肢股浅动脉药涂球囊扩张成形术。
术前拍片
术中,医院介入科余文昌主任医师、张孔志主任医师先逆穿右股动脉然后“翻山”进入左髂外动脉,造影显示,患者左股浅动脉中上段完全闭塞,下段可见动脉硬化斑块影。随后,方主亭主任医师利用头发丝粗细的导丝反复试探,最终顺利真腔通过股浅动脉狭窄闭塞段,并引入球囊,对狭窄闭塞的股浅动脉进行逐级扩张。复查造影可见,狭窄闭塞的股浅动脉顺利开通,又引入药涂球囊进行扩张,以降低后期动脉再狭窄发生率。
方主亭主任医师团队在手术中
术后拍片
术后,严先生左腿疼痛、麻木的症状缓解,同时左腿也变得暖和起来。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目前已顺利出院。
方主亭主任医师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增长趋势的日益显现,以及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和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正成为一种发病率日渐增长的常见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逐步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闭塞远端肢体出现缺血表现。若延误治疗,致残率非常高。近几年,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高速发展,腔内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已逐步代替传统外科手术,成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手术方式,其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对于老年患者或一般情况欠佳的患者,也可选择该方法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截肢率、病死率,提高临床患者的治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及经济负担。
编辑: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