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新闻详情

“不要喂奶!” 妻子半夜大喊,丈夫误以为产后抑郁,医生:是脑卒中!

2024-10-26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臻  通讯员 苏萍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脑卒中日。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中国人群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在全球范围内居首位。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快速有效的救治流程至关重要。那么,如何预防脑卒中?脑卒中急诊救治的常见误区是什么?当前AI在脑卒中患者影像诊断过程又有哪些新的亮点?针对以上市民关注的问题,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举办了主题宣传活动,科普相关知识内容。


睡到半夜 妻子突然大喊“不要喂奶”


“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居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说起这段时间的经历,福州31岁的李女士还有点迷糊。李女士说,“坐月子”期间她一直感到头痛,本以为是感冒了,发病当天,她早早休息,“本想睡一觉就没事了,结果差点见阎王了”。


与李女士不同,她的丈夫魏先生却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小李是在凌晨3点多发病的。”魏先生说,正在睡觉的他被妻子的吼声吵醒了,迷迷糊糊间,他看到妻子不停挥舞着手脚,并不停重复“不要喂奶”的话语,无论他怎么沟通,妻子都不理会。


“我误认为妻子是患上了产后抑郁。”魏先生说,他很庆幸当时第一时间将妻子送医急救。经检查,医生诊断李女士是静脉窦脑卒中,并第一时间将其转院到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


“静脉窦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脑卒中类型。”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陈文伙表示,虽然该病发病率仅占脑卒中的1%左右,但重症患者死亡率却很高。据介绍,脑血管病患者通常以中老年人居多,但颅内静脉窦血栓却偏爱年轻人,患者绝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下的,尤其以18到35岁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或妊娠女性多见。


陈文伙主任团队明确病情后迅速为李女士实施微创介入静脉取栓手术,从大腿根部穿刺,置管到脑血管内夹出血栓,李女士得以转危为安。


中风的5个征兆 尽早知道能救命


李女士的快速恢复,与第一时间就医离不开关系。然而还有部分患者却因未及时就医,最后落下了残疾,甚至失去了生命。


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张敏副主任医师对急诊救治的常见误区进行了科普。“一些人对脑卒中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中风就要吃阿司匹林,但阿司匹林用药是因人而异的,不是任何人都能吃。”张敏表示,脑卒中的防控措施是综合性的,脑卒中治疗环节里需要根据病情加入降压、调脂、降糖的药物,因此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切不可自行用药或者停药。


此外,部分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先兆症状。“不少患者会忽略这些症状,导致没有第一时间就医。”张敏说,头晕、手脚麻木的时候可能已经出现了脑卒中征兆,有不少患者并未重视,误认为睡一觉就没事了,往往这一觉延误了黄金救治时间。


对于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的问题,张敏表示,一旦突然出现以下情况要考虑脑卒中的可能:1.口角歪斜,上肢或下肢无力、麻木,尤其是发生在同一侧时;2.神志模糊、讲话不清或理解困难;3.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4.行走困难、头晕、平衡或协调障碍;5.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如果怀疑自己或身边人发生脑卒中,不论病情轻重,都要尽快到医院诊治。


AI助力快速诊断


记者了解到,卒中患者每耽搁一分钟时间,都会有近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今年1月15日,我们医院成立了脑血管病科。”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院长陈椿说,医院还升级安装了人工智能多模式CT系统,将人工智能与医院专家相结合,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误差”。


据介绍,人工智能多模式CT系统包含“一站式”高端CT设备和人工智能影像系统。“过去脑卒中患者需进行传统CT、血管造影、血管灌注检查这三种检查才能确诊,如今只要一台设备,就能完成这些检查。”陈文伙介绍,而人工智能影像系统软件安装在医生的电脑上,能够对患者的脑血管影像进行精准分析,诸如血管堵塞程度、血栓长度等,为医生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的佐证和依据。“在设备辅助下,患者从进入医院到接受检查完成初步诊断,只需半小时就能完成。”



编辑:林威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